当一个业内著名专家在台上讲得激动无比、吐沫横飞时,台下听众昏昏欲睡、一脸懵懂、哈欠连连、了无生趣,专家有点气愤和困惑,我这么努力,这么重要而浅显的内容,大家咋听不懂呢?
恋爱中的男女总以为对方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一个眼神瞄过去,必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未料对方是直男、榆木脑袋,丝毫不懂自己的心,哎,这样的男朋友到底要不要呢?是他不爱我了吗?恋爱中的小女生心里纠结无比。
生活中是这样的,职场此类情况也是“遍地开花”——上司给下属布置任务,上司认为自己说得清楚,下属也应该听得明白,可事临结束发现南辕北辙。老员工听到新人的请教,有点不屑,“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了解”。
以上案例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到底发生了什么?
《粘住》的作者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奇普·希思认为,以上两个案例均指向同一个心理学现象,大多数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意味着对细微差别和复杂事物的执著,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的诅咒”。正是这个心理学现象解决了作者在沟通出现诸多问题的困惑。
出了什么问题?
说者清楚,听者糊涂,这便是无处不在的知识的诅咒,我们可以从三个特征去识别它、正确认知它
1990年,斯坦福大学研究生伊丽莎白·牛顿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内容为:受试者分别扮演敲击者和听猜者两类角色,敲击者拿到一份列有25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清单,每位敲击者选定一首,然后在桌上把曲子的节奏敲给听猜者听,听猜者要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歌名。敲击者一共敲击了120首歌曲,听猜者只猜对了3首,猜中率仅为2.5%,远远低于实验前大家预测50%的猜中率。
敲击者对此表示不理解,他的疑问是:我敲击得这么清楚,听猜者却不理解,在敲击和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后,伊丽莎白·牛顿认为知识的诅咒这心理学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说者清楚,听者糊涂,用业内专业术语来解释这个现象,这就叫做知识的诅咒,指人们一旦掌握知识就能难想象他人不知道自己你自己掌握的知识是怎么样的现象。换句话说,人们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所知映射到他人身上,认为自己了解的东西,他人也应该了解。恰恰,这种心理学现象如影随形,影响了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晦涩难懂,发言内容专业费脑,沟通不在一个频道,工作指引不够清晰,软件界面操作困难,工作文件写得云山雾罩、夫妻关系因了解不到位恶化,家长和孩子持续对抗……
知识的诅咒毫不留情增加我们的挫败感。而知识的诅咒在我们身边发生,如何去识别到它呢?如何自查自己是否也发生了知识的诅咒,实际上可以从三个特征说起:
特征1:你以为你以为的,其实是你脑补的。实验证明,他的不理解是由于信息不对等造成的。敲击者脑补旋律,大脑告知他已按旋律敲击清楚了,沉醉其中,而且他坚定认为在此情况下听猜者应能听出是什么歌曲。两者之间的鸿沟脑补者心里,恰恰这是他人无法深入的地方。
特征2:沟通不在同一个频道上。有人对开会发生争执,争执到会议结束,仍不知道争执什么内容表示不理解,实则为知识的诅咒惹得祸,因为与会人员的沟通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大家认为他人应该了解提出的事情和观点,并予以支持,这样的会议显得相当糟糕。
特征3:太多知识也可能造成知识的诅咒。相信很多人有疑问,不是越有知识越好吗?有知识当然好,但是知识能用出去那才叫知识,用不出去只能算是废物,以知识的诅咒让很多知识成为废物。说到这,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博士同事在团队中的作用有时不如一名本科生同事?为什么自认为很聪明的同事写出来的邮件别人看不懂?为什么有的领导给下属布置工作他总认为清楚表达了意图但是下属依旧不明白他希望大家做什么?
一念通,百念达,无处不在沟通问题,如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不理解、医患纠纷、上下级矛盾、下级无法领会上级、作家和读者、夫妻矛盾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与“知识的诅咒”都着密切的关系。
你知道吗?跨层级沟通、缺乏同理心和知识越多这三类人是知识诅咒的高发人群
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知识的诅咒?
其一,跨层级沟通。同等认知水平的人交流通畅,而跨层级沟通就会出现高层级的人觉得菜鸟太菜,低层级人觉得这说的是什么,完全听不懂。不仅造成了沟通困难,还带来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其二,缺乏“同理心”的人也容易产生知识的诅咒。心理学上认为,有人习惯自以为是,并未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缺乏同理心,将会产生不管对方听懂与否,我说完拉倒的心理状态。
其三,知识丰富的人易引发知识的诅咒。根据知识的诅咒特征描述我们知道,知识丰富的人引发知识的诅咒。因为知识多容易使人陷入到自我麻痹状态,就认为这些东西别人也应该懂,忘掉自己当初学习知识时的那些困顿。
破解诅咒的方法
基于以上关于知识的诅咒定义,影响、特征和发生范围,形成逃脱知识的诅咒的办法。有四点建议。
第一,掌握信息沟通规律,注重沟通效果。
百胜餐饮集团董事长兼CEO大卫.诺瓦克在《带谁都能带到心坎里》书中讲到一个理念为:留意其他人使用过的有效方法,并加以改良实践,是帮助你和团队达成远大目标的一种最佳途径。
所以,要破解知识的诅咒,逃避沟通的障碍,必须留意沟通规律。
我们把信息沟通分为生产、传播、接受三个阶段。你是生产者,通过一定方式传播给对方,对方根据你的信息和自己的解码能力进行匹配,开始接受动作,这信息沟通完成了大半。但是本质上,沟通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别人听到了什么。也就是说沟通本身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要根据对方的反映来调整生产的内容,那些自我陶醉,孤芳自赏的信息沟通都是无效单向的,违背了信息沟通规律。
第二,消除信息对等。
我在授课前安排培训需求调查,了解下学员对即将授课的内容熟悉程度,这动作雷打不动,唯有这样才进而消除信息不对等。事实上,唯有在对对方足够材料时,才能进行知识降维处理,尽量照顾到对方大部分人的认知,确保绝大部分人可以听懂。
举个例子:你要上台做一份演讲报告,若台下听众是相对对你演讲涉及领域比较了解的同事,你演讲内容涉及专业术语应问题不大。然而,若台下听众绝大部分为非专业人士,请照顾到他们的接受能力,有意识消除你们的信息不对等问题。
再说个广告方面案例:在你构思广告文案前,请先要了解下此广告的受众情况,将受众和广告内容结合思考,尽量小区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问题。农村刷墙广告,受众广告诉求在于实惠,以顺口溜、术语、优惠信息展示等方式效果要好于“高大上”的品牌诠释。
消除消息对等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了解它再去解决它。在你沟通前要了解对方接受情况,是否接受过专业训练?与你是否在同一文化氛围中?是否了解过该领域知识内容?从而判断你沟通的对方是该领域的小白,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人;二是适时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我们把使用专业术语叫做拽词。在与别人交谈、演讲中,即便下面有专业人士,也尽量少用特别高大上的专业术语,晦涩难懂的东西,宣传途径会大幅度下降。
第三,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
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你需要换上对方的鞋子,才能体验到他的处境和实际情况。你表达观点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接受你,再说的办法也抵不过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我们知道这一点会比较难,因为同理心、换位思考不仅需要言语上的调整,更需要你在骨子里确实为对方考虑,并落实于行动或有落实于行动的想法。如何能实现换位思考,小技巧有三:
多用“您”或“你”。在演讲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多说你,少谈我”,此原则也适用于日常沟通。建议话术为:“您是这样考虑的吗?”“我理解您的难受,如果我是你的话,一定也会觉得不开心。”“关于这个问题,如您一样,我当初也是觉得太难了。”
用对方的知识范畴理解这问题。有人觉得费解,自己表达地非常清楚,为何对方仍是一脸懵懂的样子。此类情况较为常见,多发生在知识层次不对等的人们之间,如你能意识到这一点,请尝试站用对方的知识范畴去解读你们遇到的问题。当然,这有点难度,但并非无法实现。正如,技术专家要给技术小白讲课,他一定不能用特别专业的名词一直讲下去,对方听不懂,且感受不到你对他们的尊重,容易造成失败。
观点具象化。通过表达形式的调整,提升你要表达内容的可传播性。比如,多运用比喻、讲故事、举例子等方法来引起对方的共鸣,使你想传达的信息更加形象具体,容易被人理解。
第四,确认对方是否了解。
当你对某事烂熟于心之后,别人可能一无所知,所以,当你讲完自己的观点时,要及时确认对方是否听得懂。还有什么问题?可有意见或建议?
结语
沟通的本质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对方通过你所说的了解了什么。知识的诅咒是沟通的大杀器,它的影响无处不在,影响了沟通效果,也使得关系恶化。幸运的是,可以有多种方式解决这个麻烦,简单地说,通过掌握信息沟通规律,注重沟通效果,消除信息对等,尝试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了解对方的想法,确认对方是否了解,最后消除诅咒。了解它,发现它,解决它,无时无刻捍卫我们沟通的权利。
-END-
本文为本账号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您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