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伤心,寒暑伤形。
《黄帝内经》
养生要养气亦要保身。
早些年,不懂这些。伤心身伤气,僵残懒卧是家常便饭。这几年,先从养气入手,慢慢地神志清明一些了。开始寻求各种保身的法子。
最近在做艾灸,也和朋友互相拍拍,还寻了大夫开了中药喝。
昨日去给新买的禅拍疗愈工作室办过户。在雪水里泡湿双脚走了好久。担心入了寒迭加各种不舒服。回家就用艾蒿杆儿煮了一大锅水。
![](https://img.haomeiwen.com/i5177270/1bec3ac5a85fcd4a.jpg)
上周的非暴力沟通读书会,读到:需要之创造(Creativity)。
几个小伙伴各抒所见,聊老爸会做各种手工,聊邻居如何神人能把缺一个腿的凳子,直接改成三条腿也能做……我也很受触动,回家不久就把七年没法挂的帘子挂上了。
心思一旦开动,点子就朝外迸。接着艾蒿这茬儿。
本来是想泡脚,转念一想,还可以喝啊!
平日里吃火锅前,先喝几碗热汤,暖暖肠胃,调动气血,生发消化力;端午节有的地方还用艾蒿做点心;中草药不也是煮煮喝喝敷敷熏熏泡泡吗?
谁说本来泡脚的艾蒿水不能先舀一碗暖暖身。嘿嘿。
喝了水泡脚还是不能下脚。又想起做艾灸的时候,有的穴位,经络不通,那就艾不动,灸师感受到气朝外顶的同时,被艾的人则刺痛难忍。那就要慢慢地一次次移开回转来灸。
同理亦然,足底下水烫得疼,表面是水烫,还有个原因是足底湿寒重浊,气脉不同,腠理未展。
尝试着先熏再洗和泡,及至泡完脚好久,足底依旧温温的,暖暖哒。但整个身体还是很不得劲儿,昨晚觉睡得不安稳是有的,白日里着凉也是一部分原因。等吃完饭躺在沙发上,还不到八点就一觉觉的,中间转床接着睡,也没算完全醒,清晨四点半终于醒来,身体还是不得劲儿。想想最近的经历,每日打坐后,气朝下一顺,身体自然轻便,就开始打坐。
躺着年头纷飞,坐着也飞,只是坐着观念头效果好一些,双腿一盘,气朝下沉,头脑也逐渐清净。身心双修在打坐中也能有即时的体现。
做了有四十分钟,有点感觉累了又想睡,心里有个新声音:你应该正式来个双盘。我没搭理这个小声音,兀自睡了个小回笼。
再次醒来,天清地明,身心爽利。
各位,早安。
创造性的满足自己。
心静下来,慢下来,行动起来,触类旁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