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史以开慧

读史以开慧

作者: 大雅2019早睡早起 | 来源:发表于2021-12-05 17:08 被阅读0次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继完成雅思闭环后,我决定把地铁上的时间用来补习历史,哥哥送了我一箱十本大厚书,我决定从秦汉开始看。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一直对历史嗤之以鼻,不爱看,觉得看了没用,不如多读点工具书,起码对工作有帮助,但是在社会上经历了几年的人情世故,被降维毒打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以后,我开始慢慢觉得,我需要一些历史的案例来指引我洞察人心,以及做出正确的选择。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职场上的诸多事情,都是人际关系博弈,如果不能把人研究透,在博弈中就会处于劣势而被别人剥夺自己的权益。最严重的时候,被人算计了自己还不知道,这是最恐怖的。

【秦始皇】

秦始皇南征北战统一六国后,人民的认知还停留在原始的国度,对于新统一的秦国需要很长的接受期,民心尚未统一,为了维持稳定,秦始皇不断巡视领土,每次巡视都要数月,以镇压造反势力。所以打天下并不是一劳永逸,打完了战争,还要学治国,维护团队稳定大概是每一个最高领导者每天首要思考的东西。

时至今日,维护团队稳定依然是管理者的首要考虑因素,跳槽频繁的简历非常容易被pass,是有道理的。

【扶苏】

秦始皇在位期间软禁扶苏,死后被臣子篡改诏书,把继承人改为更容易控制的幼子胡亥

扶苏听话自杀,也是不得不自杀,因为他手上既没有兵权,也没有得到秦始皇生前的支持。

为扶苏惋惜的同时,也埋怨秦始皇生前没有提前安排好继承人计划,正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继承人,臣子才敢以下犯上篡改诏书,左右皇子的命运。但假设扶苏手上是有兵权的,篡改诏书就失效了,在军事实力面前,其他因素都不具备威胁。胡亥能上位,是因为好控制,可是作为傀儡,就算上位了,又能怎么样呢。

【陈胜】

陈胜农民出身,费尽心思的干了一场大起义,结果没多久就被自己的马车夫杀死,理由是我们都是农民出身,你当了皇帝而我却是个马车夫,这是同出身却不同命运,心里不平衡的典范。

这也是当今职场,hr总是要求员工薪酬保密的原因,因为薪酬定价这个东西只能在大范围里公平,具体到个例,是有上下波动的方差的,同一个公司同一个职位的员工薪酬完全一致的情况是比较少的,但是即使只相差了50块,也会导致员工内心强烈的不公平感而愤而离职的。所以强制要求大家保密薪酬,是有利于公司统治者维护稳定的,有些应届生/管培生把hr的话奉为圣旨,即使跟猎头也死活不愿意沟通薪酬,还以为自己是很守规矩的人,其实只是在帮资本家完成薪酬不公平的一盘大棋罢了。

【刘邦】

刘邦已经是一位很得人心的君主,姿态很低,赏罚分明,包容度高,奖赏部下的时候很大气。可是建国4-5年的时候依然是走上了血洗老臣的道路,所以对于王位有威胁的人,即使没有任何造反的心思,也会被找借口干掉,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上反复发生,(如朱元璋),感觉是一种规律性的必然。

【项羽】

项羽就是一个很强很自我的人,失去人心的原因就是不够尊重别人,也听不进去别人的话,失去人心的最终结局就是被孤立,其实还有一条路就是做刘邦的臣子,刘邦应该能够足够赏识他,但项羽这种非常自傲的人是不愿意低头的。就像一棵草一定要长在草原之外,纵使生命力再顽强,也终逃不过风雨马蹄的摧残。

很多人进入职场觉得自己只要能力够强就能过得很好,其实不是的,如果一个人能力很强但是人际关系很差,尤其是被领导排斥的时候,最大可能性的结局就是自己被干掉,然后功劳被分配给了领导的亲信。在职场上,我们不仅要追求业绩产出,学会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很重要。

【冒顿单于】(念:陌读蝉于)

为了弑父夺位,造了鸣镝箭,要求部下看他射谁就跟着射否则杀头,为了检验部下忠诚度,他先射杀了爱马,后射杀了爱妻,干掉了没有一起放箭的人,最后射杀了父亲。

看到射杀爱马的部分我觉得很心痛,因为马儿跟他出生入死,无比忠诚,看到射杀爱妻的部分我觉得更加难以忍受,看起来爱情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只是牺牲品之一。毕竟获得了王位以后,天下的良驹和美女都是自己的,对于冒顿来说,牺牲一个,换取更多,并不亏。

管理者对于不听话的人,下手很绝,因为但凡留有一个内奸,都会导致己方被团灭,身居高位的管理者一定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安全。因为手上掌握了大量权力和金钱的人,一定是有一群人在暗处虎视眈眈的。

射杀身边最亲近的马和妻子,乍一听很残忍,但是却也是一种必然,因为大boss是自己的父亲,容不得臣下有一丝丝犹豫,几秒钟的犹豫就会被反杀,所以马和妻子作为练手牺牲品,是对冒顿来说最合适的,王位争夺是最冷酷且残忍的,但凡有恻隐之心,就会被利用,而被利用完的结局必然是死亡。高处不胜寒,是有道理的。真正坐在皇位上的人,也许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愉快,而是时刻担心被暗杀。这么一想,其实当个小市井市民,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也未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相关文章

  • 读史以开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继完成雅思闭环后,我决定把地铁上的时间用来补习历...

  • 2021-07-20谈谈为何读历史

    为何读史?或曰:读史以明智;或曰:知古以鉴今。我说,此二者乃豹之一斑,鼎之一足!如此,读史还可为何?依我之见,读史...

  • 五律 镜(咏物)

    以何为慧鉴,面目假真容。 可看衣冠正,难言品德封。 人师明得失,道理辩横纵。 读史知兴替,观心觉合从。 注:平起首...

  • 读史以明智

    时间流逝到成年人,工作繁杂,常常觉得时间不尽如人意,心中雄心壮志似乎却举步维艰,看旁人世事变迁,到自己身上却年复一...

  • 读书之讲究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海经》《水经》、丛书、小史,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

  • 约省--读钱钟书《管锥编》十六。2022-10-27

    人言先生父子以集见长,而先生以文读史,恰与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相辅相成也,某恰读两先生书,其天意乎?一笑。 ...

  • 听课:吴从先《赏心乐事》

    赏心乐事 --明 · 吴从先)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佛...

  • 读史以知今,读史以明智——读《全球通史》

    为什么我要读这本书?为什么我要读历史? 世界公民的基本通识 都说现在是一个全球时代,但当我问自己关于这个世界了解些...

  •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2019-1-9 5/360 我酷爱历史。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明兴衰。 在我看来为明兴衰读史未免太过功利,读史...

  • 读史有感

    读史有感 肖旺范 近读《北史》,即魏书、北史、北齐书、周书、隋书,猛然发现在古代,少数民族地区并不全是蛮荒未开、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史以开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tw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