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院长为了让学员们在家过个幸福快乐年,特意给线上近千学员开了线上“会议”,其中有一句话,感觉就像一瓶随身携带的灭火器,在我不耐烦地时候,稳住了不耐烦地情绪。
院长说回家过年不要和自己的亲人顶嘴。还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如果父母对你说,你们为啥不生个二胎啊?人家谁谁都生了,你们赶紧生个二胎呀!这个时候不要生气,怼父母:“生生生!现在生二胎哪养的起!干啥都要钱!”本来过年是高兴的,最后说得都很生气。何必呢?!我们要用学的“”接话技术”,回答:爸妈,我们在准备着呢,正调养着呢!
听到这里,我心里不是个滋味,前几天刚和妈妈因为一件小事和妈妈顶嘴。真的是何必呢,我当时好好和妈妈沟通,接着妈妈的话和感受不就行了!别看院长天天讲的是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但很多知识和沟通的方法是相通的。
院长的话就像灭火器一样,到了想要“以理据争”的时候,脑子里立刻马上冷静下来,一句“好的!我知道了.....”高效又和谐地结束当下有可能发生的争执。
生活场景一:
表弟下班回来没吃饭,问有饺子吃没?我说,有啊!表弟问,啥肉馅的?
“猪肉”
为啥不买牛肉?(语气中带点不好的包子味)
当时我听到后,心里想我们又不知道你想吃牛肉的!真想怼回去。
但脑子里立刻想到院长话,不要顶嘴,接话!
哎呀,弟弟,不好意思,下次姐一定记得买牛肉的!
表弟不好意思地“嗯”了一声,
场景二:
我从菜市场买的蒜苔和笋子,到了家小姨说,这蒜苔打药了,别买这样的蒜苔,还有这笋子都是用药泡了,小姨的唠叨模式开启。
(我这个人不知道为啥,最不喜欢的就是我精挑细选的东西,买回来后你可以不吃,不用,或少吃少用,但不要给我挑毛病,一旦给我挑毛病我心里就有小火苗直想往上窜)
听完,我心里可想说,我们在郑州经常吃,也没啥呀!再说人家常年在那卖笋子,很多人买啊!
如果这样说了,有什么意义?竟惹小姨生气。
“好的,小姨,我知道了,下次我都不买了!”
小姨马上停止了唠叨。
场景三
今天上午我拉着小车先到超市采购年货,然后又拉着一车东西拐到菜场买妈妈交代的菜。本来我不想去菜场的,东西实在太多、太沉了,但一想到如果要是不把妈妈交代的东西买回去,估计回去肯定是一顿“批”,说心里话从小到大还是很“怕”妈妈的。这就是所谓的敬畏心吧!
我拉着一车东西,“哼哧哼哧”地踩着路上还未化完的雪,来到菜市场又买了一些菜,幸好卖水果的大姐给了我一个大袋子,把手里的东西全部装进去,勉强地挂在小推车上。到了家,妈妈说:“你咋不买一袋茨米,樾奶奶那么喜欢吃。”“推车放不下了啊!” “那你下午再去一趟。”
我上午拉着一车东西好累啊!下午真不想出去!但听到妈妈这样的着急催促地语气,让我心里有些不舒服,所以没有稳稳地接住妈妈的话。“哎呀!非要今天去啊!”妈妈看我也不耐烦,没吭声了。
调整了一下自己
过了会对妈妈说:“妈妈,您放心,我已经问过别人了,他们明天还要上班,我给他交代了给我留一袋茨米。我明天上午就去拿。”
妈妈听完放心地“哦”了一声。
生活小幸福:睡到自然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