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我记事起,是幼儿园,还算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一教就懂,还担任着小老师,但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之余也算贪玩,但总能不折不扣的完成作业,不懂得思考什么深奥的问题,但也从不会因为学习、因为生活而懊恼,那个时候总是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再快一点,这样就可以像哥哥姐姐一样背着书包去镇上上学了,这是最令我兴奋的事。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终于小学毕业了,竟然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跨入中学的大门,那是第一次我为整个村子争了光,镇上的老师打破了我们村的学生没有一个好学生的这种定势思维。父母亲以我为傲,教我的老师以我为傲,家里突然来了好几个镇上的老师来接我上学,因为镇上有两所中学,每一所学校都希望有好的生源。
当年2003,正值非典时期,姐姐因为家里的房子被罚两千块后,毅然决然的走出了家门,想要出去闯天下,父亲也不在家,大概是外出打工了吧!我上学的那天,是母亲背着箱子和被褥送我去上学的。父亲不在家的日子里,弟弟妹妹也格外听话,放学回去主动完成家庭作业,小小年纪的他们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为他们自己做简单的饭菜,直到后来妹妹都成为厨艺好手。母亲送我到了寝室,那是我第一次见那么多同学、老师,很是胆怯。我从整个村子就只有30余个学生的班级一下子到了班容量有80余人的教室,顿时增加了我的紧张感,我害怕公众面前发言、讲话,这也是我从小到大的一个异常痛苦的心结。
由于成绩好,每个老师都很关照,宿舍长,学习委员,课代表等等职务都接踵而至,然而自己并不懂得这些对于以后成长道路的重要性。中学的课程与小学大有不同,增加了好多门课,新书发下来,我爱不释手。那时候是我第一次要自己买饭吃,第一次拥有了零花钱,但知道家境困难,时常不吃饭为家里省钱,带的干粮也总是不舍得吃。上课总是提心吊胆,害怕被提问,害怕站起来回答问题,那是一段痛苦的日子。
在那里上了一年后,由于郝老师的离去,让我的心也跟着飞走了,对老师的眷恋让老师不忍,老师答应让我们假期的时候去他所教的学校补课,学习了半个月跟随者考完试竟然是第四名,之后镇上的学校已经距离我越来越遥远。那个年头,家家户户都过得不容易,那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跟大伯接触,大伯说:人的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城里的教学质量相对好一些,以后也有希望考上一中,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感觉到大伯的与众不同,当时和郝丽丽相跟着走在一起,我说了大伯的想法,想来那时只有14岁却也懂得这些。那时候姐姐在白文上学,大我两三岁的二姐带着我参加利民学校的插班生考试,并与校园里的一个人聊天,只记得当时初初进城的自己怯生生的低着头用脚蹭蹭地面上的小石子,那个人热情地问我叫什么名字,我低声告诉他,后来那位热情的老师竟成为了我在这个学校的班主任,而且总是想方设法的帮助我。在这里,有一些机会让学生展示自我,上台读作文,我也时常是其中之一,但是胆怯总是在这个时候让我尴尬。我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呢?
上了高中,基本没有登台的机会,只有一次语文老师让每个人轮流上去演讲一段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那个时候自己很不情愿,是他(刘同学)提醒了我。那个时候我意识到彩荣的演讲天分,雒崇荣的有意识的培养自己面对公众发言的能力,白秀的大胆,每当语文老师叫一条龙读文言文并翻译时,我也还是胆战心惊,就这样读完了我的高中。
高考的落榜,让我开始思考未来的出路在何方?那时候大姐向我现在这么大,她说上学也无所谓,以她的经历来看,因为她不知道上学得好,没尝过上学的甜,所以提供这样的观点也很在理。那是我第一次去太原,19岁的自己刚刚高中毕业,想着也算是长大了,该到外面去看看了,找个地方打工可真难呐!整个一条街都走完了,还是没有店面招收暑假工,有些丧气,外面的世界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难很多,终于有一家青岛扎啤城收留了我们,一天20块,我们欣然答应,总算有两顿饭吃。
打工的艰辛、委屈,也让自己尝到了外面世界的苦楚,如果离开了校园,就只能如此了。半个月后,大伯通过致电父亲知晓了我在太原的打工的事情,遂发来长长的信息告知我一些事情,并让我次日去找他,跟经理说明了情况,乘上了去下元的车子,大伯家在下元租了房子,本想着大伯会劈头盖脸骂我一顿,谁知亲切的令我震惊,大伯了解了情况后指明了复读这一条路,于是次日就去辞职走上了回家的路,那是我第一次赚到的260块,虽然不多但也满足了,这段经历在我复读的那一年里给予了我巨大的鼓舞。
回到县城后家人们都很诧异,都质疑考分是否真实?我微微一笑说是真的。想来那个时候心理素质也不错,或许是平时考试已经习惯了普通,因而也不觉其难为情。那时候,杨姐夫任教于实验中学,我的路也就在这里了,理科班听了一节课头痛难忍,我想了想一年后的状况不想去面对分明已经能够预料到的结果,姐姐的一句要不去学文科吧,给茫然中的我指点了迷津,我说这也可以么?姐姐也不太确信地说应该可以吧!文理分析了一下,次日我毅然决然的去了文科班,正好是杨姐夫的课程,他很诧异我会出现在文科班级,我说:我学文科呀!杨老师当时也觉得不可思议,我说:学理科头疼,姐姐也支持我的决定。老师说:你要有自己的主见才行。嗯嗯,已经想好了。
就这样,杨姐夫帮我借来了需要用的书籍,我的文科生涯从此开始了,语文、数学、英语,都还不算差,虽然不是特别突出,起码不偏科,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只需要疯狂地学习政史地就OK了,政治较为简单,很短的时间已经学到了精髓,历史知识面广,而且平时我也不爱看历史剧,也反对妹妹看,这个时候才明白了看剧的重要性。在那段时间里,每天缠着妹妹给我讲解历史知识,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自己,只能从熟悉课本着手了, 第一次知道历史的趣味,并为自己能够有幸学习一年感到庆幸;地理算是三门课程中最难得了,但对于有理科基础的自己,殷老师还是给予了我莫大的信心。也许是对于这些科目的新鲜,反正每天都有新发现,这让我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且后来竟然有同学来向我请教,这更加增添了我的自信心,老师们的百般照顾与赞扬也让自己受宠若惊,我下定决心不辜负老师同学的期望,努力学习,考上理想中的大学。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如愿以偿达到了本科录取线,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也许是自助者天助的缘由,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是无比的快乐。我要上大学啦,耶耶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