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科】远程教育

【百科】远程教育

作者: 青青河边草嘻嘻 | 来源:发表于2020-05-29 10:00 被阅读0次

本文摘译自2017年由施普林格出版,Michael A.Peters主编的《教育哲学和理论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远程教育」词条,同源词为「开放学习」,交叉参考章节包括「MOOCs」「开放远程学习」「远程教育」「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大学」。本词条由德国青年学者,奥尔登堡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Olaf Zawacki-Richter主笔,系统介绍了远程教育的定义、历史发展、主要理论和研究领域。

  1. 远程教育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促进远程教育的大规模增长。但是严格来讲,基于印刷媒介和邮政系统的函授课程(Correspondence Courses)才是远程教育的「源头」,只是后来随着电话、传真、广播、视频、计算机等「电子媒体」的出现,「函授」一词显得不再适用。此时在北美地区冒出了「自主学习」(Independent Study)「家庭学习」(Home Study)等诸多相近概念,直到「远程教育」这一概念的出现才逐渐统一,以1982年「国际函授教育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ICCE)正式更名为「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al for Distance Education,ICDE)为标志。

「师生异地」和「媒体技术桥接」是远程教育的核心特征。1980年,德斯蒙德·基冈(Desmond Keegan)在《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创刊号中给出了一个广为接受的「远程教育」定义,涉及若干相互影响的关键特征:① 教师、学习者和教学机构的分离;② 教育组织负责规划和研发学习材料和提供学生支持系统;③ 技术媒体,尤其是双向媒体(two-way media)的使用。媒体供师生双向交流的能力对于远程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Simonson认为「远程教育是学习团体分离,利用交互式电信系统连接学习者、资源和教员的制度化正式教育」。

从技术层面看,「电子学习」通常指使用电子媒体进行学习,除了在互联网上,还包括电视、广播、影视(录像、电视)等;「远程学习」除了电子媒体之外,还包括基于印刷媒体和邮政系统「函授学习」;而「在线学习」则特指在网上进行的远程学习。(注:原文将电子学习归为远程学习的特定类型,个人认为当是2个有交集的独立范畴,并非所有的电子学习都符合「师生异地」这一远程学习的基本特征,在一些高度自主的学习中可能就不存在「师」)。随着数字媒介的广泛使用,远程教育和当面教育的边界逐渐模糊,由此出现了「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弹性学习」(Flexible Learning)、「分布式学习」(Distributed Learning)等概念,它们都描述了传统远程教育和接触教育(Contact Education)之间的连续体(contimum)。

  1. 远程教育的历史发展

蓝迪·加里森(D.Randy Garrison)根据技术特性划分远程教育发展阶段。从历史的角度看,印刷媒体、无线电通讯和个人计算机是技术创新的3座里程碑,由此划分出以下3代远程教育:

第一代 函授教育(1950s)

自学材料通过邮政系统寄送给学生,教师通过书信指导学生学习。1858年,英国伦敦大学成立「大学函授学院」,向英国殖民地提供远程教育。1873年,第一所专门的远程教学大学南非大学成立,迄今仍在运营。

第二代 多媒体和开放大学(1960s)

以建立全国远程教育系统、学习中心网络和电视、广播、视频会议等教育媒体的大量使用为典型特征,和旨在扩大高等教育机会的开放大学关系密切。

第三代 电脑和在线远程教育(1990s)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在线)远程教育真正步入主流。主要特征不仅在于时间和空间的独立性,还在于在各类同步和异步信息与交流工具上的高度互动、社会交流和协作。

  1. 远程教育先驱和主要理论、模型

查尔斯·魏德迈(Charles Wedemeyer,1911-1999)是开放和远程教育先驱,同时代的创新者,试图以技术实现人文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所倡导的目标,与同时代的行为主义形成鲜明对比。。魏德迈将「远程教育」概念化为「自主学习」,学生需要负责管理和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而远程教育为其提供独立和自我调节学习的机会。虽如此,不是每个人都能称之为独立学习者的。学生要成为主动学习者需要帮助和指导。由此,生产高质量的学习材料、促进自主学习和提供学生支持系统变得尤为重要。此外还发展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终身开放式教育的概念,对后来者如博耶·霍尔姆博格(Börje Holmberg)、迈克尔·G·摩尔(Michael G. Moore)和奥托·彼得斯(Otto Peters)这3位远程和开放教育领域公认的主要贡献者产生了深刻影响。

代表作:《后门学习:对非传统学习的反思》(Learning at the Back Door:Reflecting on Non-traditional Learning the LifeSpan,1981)《大学函授学习的新视角》(New Perspectives in university correspondence study,1961)

奥托·彼得斯(Otto Peters,1926-)认为「远程教育是一种让大量学生持续参与大学学习,提供知识的合理方式,无论其地理位置和职业。它之所以能实现这一点,是因为应用了工业组织原理和扩大了技术使用,由此促进了客观教学活动的再生产」,产业化意味着高质量、低成本,由此可以提供更广泛的高等教育机会。

博耶·霍尔姆博格(Börje Holmberg,1924-)视「学习者-教师对话」(learner-teacher dialogue)为远程教育的核心要素,提出了一个他自己称之为「有指导的说教对话」(guided didactic conversation)的对话理论,作为远程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型。

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1938-)也认同对话和互动的重要性。在20世纪70年代,结合查尔斯·魏德迈的先期工作发展了「交易远程理论」(the theory of transactional distance),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远程教育理论之一。他从杜威的学习者、教师和环境之间的「交易」中衍生出他自己的「交易」定义。其中,「交易距离」(transactional distance)不仅指地理距离,还指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受课程教学设计的结构程度、学习者自主程度、互动(对话)程度影响的心理距离。

蓝迪·加里森(D.Randy Garrison,1945-)设计了一种远程教育模型——学习体验发生在一个「探究式社区」(community of inquiry)中,这个社区主要关注通过认知存在(cognitive presence)、社会存在(social presence)教学存在(teaching presence)3个核心要素的互动来实现批判性思考。加里森认为学习社区只有同时出现3个要素才具备可行性。

4. 词条其他学者、实践者

迈克尔·阿德里安·彼得斯(Michael Adrian Peters,主编,1948-)。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育学院名誉教授。研究兴趣为教育、哲学和社会政策,重点关注当代哲学家(尼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和后结构主义运动、批判理论和分析哲学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框架的重要性。此外还对知识生产和消费哲学、政治经济学问题感兴趣。

代表作:包括与蒂娜·贝思丽(Tina Besley)合著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教育结构调整》(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Education,2015),《教育哲学和政治精选》(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Politics:Selected Works,2011),和Ergin Bulut合著的《教育,认知资本和数字劳工》(Education,Cognitive Capitalism and Digital Labour,2011),《新自由主义及以后?教育、社会政策和资本主义危机》(Neoliberalism and After?Education,Social Policy and the Crisis of Capitalism,2011)。个人主页:http://michaeladrianpeters.com/michaeladrianpeters.com

Olaf ZAWACKI-RICHTER(词条作者,1972-)。从Research Gate数据来看,Olaf写了很多远程与开放教育的综述类文章。

《探索计算机与教育领域四十年的研究》《绘制远程教育35年出版物的研究趋势》《在线远程教育:迈向研究议程》《远程教育研究评述(2000-2008年):研究领域、方法和作者模式的分析》《远程教育研究领域:一项德尔菲研究》《通过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的系统回顾》《高等教育中学生参与和教育技术的地图研究:一张系统的证据图》《重温50年教育技术研究:基于<英国教育技术杂志>的内容分析》

德斯蒙德·基冈(Desmond Keegan,1936-)。爱尔兰学者,国际期刊《远程教育》创办者,Routledge远程教育丛书发起人和联合编辑。

代表作:《远程教育的基础》(Founda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1996),《奥托·彼得斯在远程教育:学习和教育的工业化》(Otto Peters on Distance Education: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4)。

史蒂芬·唐恩(Stephen Downes,1959-)。在线学习和新媒体哲学家和评论家,目前为NRC数字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教育技术和远程学习杂志》主编,有在线教育咨询博客OLDaily,曾荣获2005年Edublog最佳个人博客奖。

5. 远程教育的研究领域

根据Olaf自己做的一个大规模文献综述,主流期刊上超过50%的文章都是微观层面的研究,宏观和中观层面,尤其是远程教育的成本和经济学,管理创新和变革,教育全球化和远程教育中的跨文化交流研究则备受疏忽。

【宏观】远程教育系统和理论。机会、公平和伦理(Access,Equity,Ethics)、教育全球化和跨文化形势(Globalization of Education & Cross-cultural Aspects)、远程教学系统和制度(Distance Teaching Systems and Institutions)、理论和模型(Theories and Models)、远程教育和知识传输的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Distance Education & Knowledge Transfer)。

【中观】管理、组织和技术。管理和组织(Management & Organization)、成本和收益(Costs and Benefits)、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ies)、创新和变革(Innovation and Change)、学习者支持服务(Learner Support Services)、质量保障(Quality Assurance)、职业发展和教工支持服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faculty support)。

【微观】远程教育中的教学和学习。教学或学习设计(Instructional or Learning Design)、学习社区的互动和交流(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Learning Communities)、学习者特征(Learner Characterstics),

6. 词条参考文献

Brindley, J. E., Wälti, C., & Zawacki-Richter, O. (2004). The current context of learner support in open, distance and online learning. In J. E. Brindley, C. Wälti, & O. Zawacki-Richter (Eds.), Learner support in open, online and distance learning environments (pp. 9–27). Oldenburg, Germany: Bibliotheks- und Informations system der Universität Oldenburg.

Delling, R. M. (1971). Grundzüge einer Wissenschaft vom Fernstudium. Epistolodidaktika, 1, 14–28.

Garrison, G. R. (1985). Three generation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6(2), 235–241.

Garrison, D. R., Anderson, T., & Archer, W. (2000). Critical inquiry in a text-based environment: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2–3), 87–105.

Holmberg, B. (1986). Growth and structure of distance education. Beckenham, UK: Croom Helm.

Keegan, D. (1980). On defifining distance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1(1), 13–36.

Moore, M. G. (1993). Theory of transactional distance. In D. Keegan (Ed.), 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pp. 22–38). London: Routledge.

Moore, M. G., & Kearsley, G. (2005). Distance education: A systems view. Belmont: Thomson Wadsworth.

Peters, O. (1983). Distance teaching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a comparative interpretation in outline. In D. Sewart, D. Keegan, & B. Holmberg (Eds.), Dista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p. 95–113). London/New York: Croom Helm Routledge.

Peters, O. (2008). The contribution of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to lifelong learning. In P. Jarvis (Ed.), 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lifelong learning (pp. 223–237). Milton Park: Routledge.

Simonson, M., Schlosser, C., & Orellana, A. (2011). Distance education researc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3, 124–142. doi.org/10.1007/s12528-011-9045-8.

Wedemeyer, C. A. (1971). Independent study. In L. C. Deighton (Ed.), The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Vol. 4, pp. 548–557). New York: Free Press.

Zawacki-Richter, O., & Anderson, T. (Eds.). (2014). Online distance education – 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 Athabasca: Athabasca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upress.ca/index.php/ books/120233.

Diehl, William C. , "Charles A. Wedemeyer" , in Handbook of Distance Education ed. Michael Grahame Moore (Abingdon: Routledge, 10 December, 2012 ), accessed 28 May 2020 , Routledge Handbooks Online. https://www.routledgehandbooks.com/doi/10.4324/9780203803738.ch3

Paragons of Online Education: Borje Holmberg: Pioneer and Advocate of distance education, Sweden [EB/OL][2020-5-28]. https://www.icde.org/icde-blog/paragons-borje-holmber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科】远程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xx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