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马尔克斯
01 眨眼50年
看到一首陆游的《春游》,竟又是一首悼念唐琬的诗。
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陆游写此诗时已经84岁,他85岁去逝,这大概是他最后一首悼念唐琬的诗。此时,唐琬已经去逝50余年,早已化作一抔土,正如诗中“也信美人终作土” ,而作者对她依旧怀有思念,曾经美好的时日犹如一场匆匆的幽梦。梦中她还是新妇,还是花如锦,梦醒时我已是老翁,而她终作土。
这首诗中,尽是陆游50年的痴情,50年的遗憾!但更让人不堪的是幽梦太匆匆。眨眼间就过去了50年,似乎就是一生。人生忽然而已!
在我开始知道陆游与唐菀的故事是中学课本上两人的《钗头凤》,这是他们离婚十年后第一次相遇,也是陆游与唐琬在沈园最后一次相遇。在写下了哀婉动人的《钗头凤》不久后,唐琬病逝,从此沈园成了陆游内心的圣地。晚年回乡的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写下多首悼亡诗。
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所写,也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
陆游是著名爱国诗人,他的诗中除过爱国诗词,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对前妻唐琬的思念悼亡诗。正如陆游的人生,有两大遗憾,一是北伐收复家国无望,二是失去挚爱唐琬。
陆游应该是有后悔听从母亲的意志,将爱妻唐琬送回娘家。如果她还是他的妻子,那他们应该是幸福的吧?如果她还是他的妻子,那她应该不会在《钗头凤》后伤心逝去吧?如果她还是他的妻子,他也不会悼念终生,满生遗憾吧?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现实。人生似乎很长,也似乎很短,更应该珍惜,活在当下,减少遗憾。
02 人生未完成
《此生未完成》里作者的经历让我倍觉人生无常,变化莫测,懂得更要珍惜生活,认真过好每一天。
此书作者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亦是一位年轻妈妈,只是在一次骑单车扭到腰时发现了晚期癌症,抗争一年多后,但最终撒手人寰。
在她的遗稿中这样写道: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在我们的平凡生活中,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是觉得等做好了手头的事情,陪父母是来得及的。反正人生很长,时间很多,现在想想也不尽然,只有一天天的过,才是一年年,才是一辈子。无头绪的追逐与奔忙,一旦站定思考,发现半辈子已经过去,自己手里的成败并无多少意义,然后转身,才发现陪伴父母亲人的时间已经不多,发现最重要的幸福已经没有时间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作者经历了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也看清了这一切,不过是一片浮云一场梦,于是她说:世间的一切,隔岸观花,风淡云清。时间是一个矢量,虽在身后便永无更改。你只能听任一地琉璃倾泻,却回不得头伸不得手去挽回些什么,莫如坐下静静听它落入心底。
时间无法回头,无法更改,无法挽回,而我们也只有想通了自己要什么,并为之改变,才能不负有限的时间,不负短暂的人生。
03 人活着为了什么
放弃亿万身价,环球旅游的侣行,他们在参与地震救援后,想通了一件事,人活着为了什么,于是他们开始环球旅行,见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与自然,并记录下来。
他们准备了五年,自家帆船去南极,又从南极回来,看着他们的旅行很有意思也很酷,就像人类首次登陆月球,他们完成了个人自驾到达南极。令人羡慕不已。他们也去了很多不同的原始部落,其中有个海拔3800米盛产香蒲草的香蒲岛,那里的乌鲁人依然保持着祖先的生活方式。香蒲岛有40多座小岛,建立在的的喀喀湖上,人们在这些小岛上生活,器具都是用岛上的香蒲草制成,吃的都是湖里的鱼。由于的的喀喀湖海拔高,常年均温10度左右,湖水不会结冰,所以当地人的食物一年四季都有鱼,也会捕鸟,但没有种植。
的的喀喀湖养育的乌鲁人过着与我们完全不一样生活,是一种让人羡慕的轻松生活。
在他们的旅行中,有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老人。是一位参加过战争,差点两次死在战场上的96岁老奶奶。
即使老奶奶年近百岁,依然活的很青春很有活力。她做过高空跳伞、风洞飞行、水肺潜水,开卡丁车等极限运动。而侣行就是在开卡丁车时认识的这位年轻的老奶奶。他们好奇为什么这么大年纪的老人还如此热衷于极限运动,老人说正是因为死过两回,要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还活着,羡慕你们这代人不用担心要打仗,要上前线,只要考虑怎么活的让自己更加愉快更加高兴。
或许经历过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后才会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才是自己最为珍惜的。这短短的一生,我们终将都会失去,不妨大胆一些,勇敢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