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就想写一本书。
写书,总要有个动力吧,为什么写。
市面上的图书,有的是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有的是名著小说,畅销书的体裁也很多样。总之,一本书的含金量有高有低,而写书的人一定是在某一个领域很厉害,有所成就或者名声在外。
那我对照这些人来说,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
不算是名人,也不是成功人士,甚至也没有特别深刻的思考或者洞见。那么我能写什么呢。
如果写的初心是帮助他人,那么何必在乎什么权威身份或者成功的背书呢。
我还记得几年前的一天,我和妈妈站在山地上,我看着妈妈瘦小的背影,大声对妈妈说,妈,我要给你写本书。
妈妈笑了,写书干啥。
我坚定的说,妈妈您身上的坚韧奋斗精神应该传承下去,您的故事会鼓舞更多人,激励他们相信未来,相信自己。
妈妈没有说什么,我知道她可能会说,生活如此,勇敢面对吧。
没有人知道她究竟经历了什么,连我也是如此,我只看到她一次次流泪,一次次哭诉生活的残酷,而她始终靠双手在农村打拼着。
我想写她的故事,可是写到一定有个人绕不来,那就是我自己,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我是她的目标,也是她苦难的源头,当然后来也逐渐成为她的骄傲。
这一晃,大概五年过去了,我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至今也没有写出那段故事,也没有写完那本妈妈和我的书。
我的妈妈可能不是最美丽的,也不是最聪明的,更不是多么开朗的,可是她是我见过的群有人里过得最苦的,最有毅力的,最不忘初心的,最能奋斗的。今年她年过六十周岁了,依旧那么瘦小,但还是有用不完的力气,每天有干不完的活。我劝过她少干点吧,可是她总说一辈子干惯了,闲不下来,趁自己还能动,再干几年,也给你减轻点压力。
到今天,我累计在简书上写下了六十多万字的文章,五百多篇内容。今年,我想冲击一百万字,而这剩下的四十万,把二十万留给书评,把另外二十万留给这本书。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写呢?还要等待么。
昨天我问自己,答案是立刻写,没有理由等待完美的时机,当下就是最好的。
于是乎,奋笔疾书写了五六个小时,一万三千多字的书稿,这是一个开始。我想今年该与过去的承诺做一个兑现了。
这本书主线就是妈妈供孩子上学。这个主题并不新鲜,对于大多数人都是认可上学的,也愿意把子女送上学,但是如果再加上家庭突然贫困,生活艰难,孩子辍学等一系列因素叠加在到一起。我想再次面对我的内心,回顾曾经的路,穿过历史的迷雾和寒冬,写出母子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
一个时代总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铭记,一个时代总有它的喜悲,但是也会总有一群人在负重前行,无怨无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