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突然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又突然地消失了。子嫣就是这么一个。
新店开业之初总是很忙,上货、招人。
人一窝蜂地来,又一个个的去,适应的人留了下来,不适应的人,总以各种方式离开。
那日,一身着白T恤衫和浅蓝色牛仔裤的少年来到店中,问是不是在招人。得到答案后,又风一般地离开了。
她出店门的那一刻,我和店长互望了对方一眼,问出了同一个问题:男孩还是女孩?
如果是男孩子则有点过于好看;但如果是女生,声音就也太沙哑了。
几天后,子嫣同我上一个班,才确定她是妥妥的女生,还有着特别女性化的名字,和李宇春同类型。
慢慢熟悉之后,了解到刚过十六岁的子嫣从小学开始练体育,本可以借特长念个好高中,却在一次重要比赛中受了伤,退赛之后慢慢地就没有正常上学了。
中考倒也考了五百多分,被一所职校录取,但已对上学提不起兴趣的她依然没有去。
和当地的很多家庭一样,她的爸爸在外面工作,说是开着一家小厂;母亲在家里。
子嫣小小年纪,能说会道,人也聪明,只是太社会了。早早的学会了抽烟,下班的时候会去打台球和麻将,也在别处打过工。
她上班时,会有男孩女孩专程来看她而到店买东西。
再后来,店里不知谁要调班,把我和她分开了。那天她一百个不乐意,表现出特别孩子气的一面。我当时也觉得郁闷,明明好好的,为什么要调班?
第二天,我去上班时,便没见着子嫣。
另一个班的同事们正在谈论子嫣和常来的女孩子翻脸的事,说她当即气冲冲地走掉了,怎么拦也拦不住。
青春期的问题孩子,一切都不意外。只是我的预感也太准确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