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过不断的觉察,不断的反思,才能修炼成合格的父母,优秀的父母。
一,家长最常见的沟通误区
众所周知的:打、骂、吼、指责、攻击(攻击性能量、暴力沟通)
你不知道的:讲道理太多
讲道理是头脑层面的东西,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是有很多强调身体感受层面的东西的,如“体会”“体验”等,身体力行才能学会,身体力行才能验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讲道理不同于沟通。孩子越小,讲道理的沟通方式效果越不好。因为控制理性的前额叶在青春期,十二三岁开始发育要到25岁左右才能发育成熟。但是对于25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需要讲道理,对成年人如果道理讲不通,就改变不了。
1.讲道理不管用的原因
“道理”以及语言的表达,孩子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学会
家长常常用道理来否定孩子最本能的情感:这有什么好伤心的?这有什么好害怕的?孩子的情感得不到正常的、自由的流通和释放,没有办法体会自己深层的、原始的感受。
2.最强有力的沟通:非语言沟通
例如:眼神、语气、音量、身体姿势、和孩子相对的位置、身体触摸等
幼小的孩子之间、动物之间的沟通是没有语言的,身体语言就是他们的第一语言。
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却可以有同样的语气、语调、肢体动作。例如:允许的时候是柔软的,拒绝的时候是强硬的。
二,检查自己的非语言沟通模式
如果眼神是躲闪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就出现了问题。
自我检查提高觉知
三,与孩子沟通的黄金三步法则
第一步,调节孩子身体的神经反应机制(regulate调节)蹲下
观察学会下图中的姿势。当你的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或者受到批评之后,回到家里首先要做的是要让他的神经系统到放松状态,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这一步,而不是给孩子讲道理,或者批评,指责,打骂。
在动物界,体积的大小决定了你的强弱,蹲下来仰视孩子的的成年人会让孩子的神经得到放松,找回力量感和掌控感,进入平静、安全的状态,注意力回笼。
孩子常见的创伤反应:
战斗:吼叫、愤怒、哭诉、大喊大叫
逃跑:走神、失忆、眼神躲避
僵住:呆滞、面无表情、僵硬、迟钝
这些反应是正常的,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机制。
第二步,跟孩子共情(relate 建立联系),理解孩子的情绪(拥抱,抚摸孩子头部、后背、肩膀)
·和孩子建立同频的、敏感的情感关系
.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有容纳的空间
.让孩子感觉到被聆听、被理解
·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和自己是站在一起的
.家长在做这一步的时候,最好是能体会到自己的心(温度、软度、速度等)
当孩子的头枕在家长左边的肩膀上,听到家长的心跳的时候,情绪就能够平静下来。
第三步,在理智(reason)层面寻找解决办法
面对面
很多家长都是直接跳到了这一步,忽略去两步,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当我们完成了前两步的时候,第三部已经不需要了,孩子自己已经有了办法。
作业:
自我检查与孩子的非语言沟通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