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回老家,有个不得不记录的事情,那就是我家小朋友拥有了一对毛茸茸的小鸡。
起因很简单。当我带着孩子一进去西苑公园,他的目光就落在那几筐待售的黄色绒毛球上面。果然,后来各种他喜欢的玩乐项目变得索然无味。几次,他凑近我耳朵不好意思地求我:“妈妈,给我买一只小鸡吧。”
我本来不是那种严格的母亲。合理安全的要求我都会答应。可是,这个要求既不是某个物品,又不是某个事情,涉及的是脆弱而珍贵的生命,我犹豫了。
“不行啊孩子。小鸡刚生下来,特别脆弱,我担心你养不好,还要失去他们,会特别难过。”
“妈妈,我不会失去它们的,我一定非常好地照顾它们,真的真的”孩子跺着脚。
“你怎么照顾它们?”
“我会给它们喂食,喝水,它们冷给它们盖被子”
哎,孩子对于照顾的概念止于此。但是,作为父母,真的无法无视孩子如此恳切的愿望。
按照行程接下来要去科技馆,这计划显然泡汤了。孩子拎着笼子,直奔家里,怕爆裂的骄阳晒着了他的宝贝们。知道心疼,总归是好的。
两个小鸡宝宝叽叽喳喳叫了一路,他咯咯咯咯地逗了一路。
爷爷奶奶小时候都是农村里干过活儿的,看着拎着两只小鸡回家的小孙儿,哑然失笑,可是也非常配合地呵护照料两个小鸡娃。爷爷先是在笼子里绑了水盒子和食盒,接着换了垫底儿的纸张,鸡笼很干净,吱吱吱的清脆声响环绕整个小家,大家都非常开心。
然而,到了下午,一个小鸡娃不行了,先是站不稳,然后一头栽倒在水里,好在没有丢掉性命,仍然微弱地叫着。爷爷很有经验地说,天太热了,鸡娃儿耐不住。
孩子惊慌无措地望着爷爷。
爷爷说:“我们把这个小鸡娃拿出来,把它放在草丛里,那儿阴凉,而且能在大自然里休息。”爷爷其实是担心孩子看着小鸡离开,于心不忍,想了这么一计。
爷孙俩真的用小盒子装着奄奄一息的小鸡,找到一个隐蔽而安全的草丛,把小鸡放到那儿了。
第二天,爷孙俩带着小米去看小鸡,小鸡竟然还活着,吱吱吱吱地叫着,还是动弹不太灵活。然而下午再去看的时候,小鸡不在了。我们估摸着是小鸡自己恢复地差不多,走了。
“爷爷,小鸡去哪儿了?”孩子着急了。
爷爷说,“小鸡变成凤凰飞走了。”
“凤凰什么样子?”
“凤凰是神鸟”,爷爷打开手机百度,指着一张漂亮的图片介绍凤凰。
到家剩下了一只了。孩子照看更加用心。第二天他跟我说,晚上自己醒了偷偷去看阳台上的小鸡三四次,真想把它搂到被子里睡觉;并且他给它取了名字,叫小黄。
看到孩子那么喜欢小黄,爷爷决定带小黄去公园遛弯,把它放出来跑跑。孩子听说,欢天喜地,为了怕公园管理员查身份,立刻给小黄制作了身份证,用拼音写道:wo de mingzi jiao xiaohuang。
公园里的小黄一下子成了明星,几乎所有小孩看到小黄都忍不住停下脚步,跟小黄聊天合影。小朋友非常骄傲,对待小黄更加呵护,害怕它累,害怕它走失。
下午回到家还是出事儿了。奶奶担心小黄饿着了,给了更多小米,结果小黄吃撑了,似乎不消化,到了下午,拖着巨大的胃,躺在笼子里,叫唤声音都没了。
奶奶愧疚极了,根据她以前养鸡的经验说,"可以把小黄肚子剪开,把吃进去的食物拿出来,再缝上,说不定能救。“
“啊,不要!”孩子拖着哭腔发出尖叫。看到孙子被奶奶的话吓住了,爷爷狠狠说了奶奶一通。孩子建议,“爷爷我们送小黄去宠物医院吧!”
虽然知道不可为,但是一家人还是浩浩荡荡出发去宠物医院了。可能小黄命不好吧,今天端午节,那个小门诊关门了。
小黄似乎真的不行了,小嘴张合了一下,不再动弹。
小孩带着哭腔说:“爷爷,我知道了,小黄也要变成凤凰去陪另外一个小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