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让生命鲜活明亮
2012年获得河南省骨干教师,2013年通过人才引进到郑州高新一中,新建的学校到处是大土堆,没有桌子就把门板当桌子用,没空调穿着大厚的棉衣灌一瓶热水取暖改作业,晚上完成一天工作后独自静静写作,那一年写了将近十万字的随笔,如歌的行板伴随着晨起暮落的每一天兢兢业业,这一年带着我的七一班进行班级建设,从魏书生、李镇西老师的著作中汲取智慧,我班的孩子在各项评比中表现突出,向心力强,班级工作合作有序高效,在卫生、纪律、勤奋等方面令人刮目相看。我也因此赢得关注,一年后我成为年级主任。
两个班的语文课,班主任、年级主任,身兼数职,早上早早到校,安顿住我们班的娃就去年级巡视,班级自动化运作更高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课堂中小组合作讨论、争辩、展示,学为主。没有阅读学生缺乏背景知识,没有写作输出就缺乏思想的深度,我们用二年时间开展共读共写,《平凡的世界》《童年》《汪洋中的一条船》,周末晚自习一般进行课本剧表演或读书分享,有时候也邀请家长开展讲座丰富学生的生活。每天日记持续阅读,三年后这些学生考出了优异的成绩展示了良好的素质。思齐被海军大学录取,王一晨到了哈工大,张可心去了吉林大学,吴笑然去了南开,沈雨晴去了美国并且想在华尔街创业…
我最怕把学生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一方面高标准严要求,从学习到行为习惯到生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主动去承担,主动积极申报参加公益行动,学校义务劳动,我们班总承担最脏范围最大的;听说一个一岁多的儿童烧伤,我带着同学们募捐近五千,为安徽农村孩子募集图书四百多本。心有大爱,才能热肠挂肚;勇于担当,怎能无动于衷?
新学校运行了三年,各个部门已经完备,做了二年年级主任的我又受命承担教科室工作,同时兼二个班的语文课。
科研,做高品质创新教育的领跑者
马校长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到学校发展的痛点和生长点—-学校教师年轻,学历高,刚刚毕业有干劲,应该带动他们走上研究之路,用教科研为学校赋能,作为教科室主任,通过梯级化的建构引领教师发展。2016年,我们申报成为郑州市初中第一所教科研基地学校,也点燃了老师们课题研究的热情,作为教科室主任,帮助大家课题申报和结项,目前我校有省级课题十余项,完成市级课题三十余项,2020年,我 校又成为河南省教科研基地。
朱永新老师指出:专业阅读就是站在专家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肩膀上前行,专业交往是站在团队肩膀上飞翔。多年来,我一直带着师生共读共写,并且不断创新形式。假期让同学们进行好书推荐录成视频发到抖音,十六天点击率17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完后,让老师们录制对自己启发最大的片段发到学校公众号上,人人都做“朗读者”,并且进行读书征文评奖,把师生阅读写作的成果整理成册,《吾同悦读》已经出了十几本。
做教科室主任我更多用研究给老师们以示范,仅今年上半年就参与完成了河南省重大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建设实践研究》,主持完成了《初中语文单元整合分课型教学策略研究》,作为第二参与人完成了省教研室的《情境化主问题教学研究》,主持完成市级课题一个。
有感于理论水平不高,去年秋天参加了新网师,学习了《教育的目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苏霍姆林教育学》《为什么儿童不想上学》《大概念教学》《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情调》《语文的学理》等,边读边写边思考,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自己的水平。获得了2021年榜样学员,参加生命叙事获得二等奖。重要的是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行走方式:惜时、自律、逐渐深刻和精准。
初到郑州,长发飘飘;九年后已华发早生。引领了一大批师生,丰美了自我思想,感受到生命和时光的厚重,逝者如斯,我对着流光说:幸好没辜负,有幸永芳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