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046426/fb3d37758c3752e0.jpg)
众所周知,我们的教学出现了偏科,尤其在农村,我们的音、体、美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大纲的要求差距较大。作为美术专业任教语文学科的我,美术教育在我看来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画什么,怎么掌握绘画技法。而是为了提高学生欣赏不同景致,不同色彩带给自己的愉悦。学生心情愉悦了,那么在学习中就不会有太多的难题,学习将不会成为问题,对于语文教学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从教两年多,我很清楚小学生的特点,他们坐不住,很喜欢动手去画,那么如何将他们上课兴趣调动起来呢?为了提高孩子们课堂注意力和学习效果,我在课堂上特别注重美术学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和我在课堂上都保持了高度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有高效的课堂效率。在四年级上册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之前,恰值秋季,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去读课文,而是提前三天留下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傍晚太阳落山时在天空中去寻找火烧云,叮嘱他们留心观察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并手带小稿纸将这三天所见画在上面,等到第三天的晚上创作一幅自己所看到的火烧云,并将自己所画的做一简介,等到上课时分享给大家。自然就形成了一篇很好的语文写作,这样既完成了美术绘画作品,又完成了语文写作,也加深了学生对火烧云的认识。因为绘画作业与写作产生了关联,绘画也得到了重视,从而也能提高美术学科的影响力。当时学生的兴趣非常的大,都迫不及待的等待着放学回家去观察。这三天我的内心充斥着期盼......三天如期而至,在课堂上一幅幅充满收获的,充满喜悦的画展现在我的眼前。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的讲述着自己所画的火烧云,我也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所画的火烧云:“老师所看到的火烧云还是还是位魔术师。看!它变成了一条中国龙,在广阔无垠的苍穹中飞来飞去。风微微一吹,那条龙不到几秒钟就模煳了,变成了连绵起伏的红山。过了几秒钟,一只惹人喜爱的小狗叼着香喷喷的肉骨头,来到这座山上,津津有味的吃着。风一吹,那只小狗模煳了,红山也不见了。看了老师的画大家有没有也想说的呢。”接连拿出几幅画,与学生一同体验发现的快乐、动手的快乐。“老师,老师,看了您刚才的画还有说的话,我觉得画画如同写作文一样,画面要有故事,同样写作文也要像画画一样,写出的东西要让别人可以看到美丽的画面”。金叶子突然说道。听到这句话时,我内心说不出的喜悦,孩子都懂得这样的道理,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注重美术学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欣赏美得能力。从喜悦中回过神来,这时我及时引导:“同学们,你们的作业都完成得非常好,金叶子同学刚才所说的也非常好,你们想不想知道课文中是怎样描绘火烧云的吗?看看作者和你们所描绘的画面是否一样呢?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好吗?”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于是,大家纷纷拿起课本,自由朗读起来,在读中感悟火烧云的美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整堂课从头到尾都是欢快的气氛,学生学得轻松,我讲的轻松,大家都乐此不疲。总之,美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教学,更好的激发出了学生的真情实感,令语文教学与绘画同时呈现出来,并起到了互补融合的作用。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也是教与学之间联系的纽带。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自古以来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语文学科是生活的理智,美术学科是生活的欢乐,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缺一不可,缺少美术学科,语文学科就会枯燥;缺少语文学科,美术学科也会苍白。所以,我们更要注重美术学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厚积薄发地形成知识系统,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