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书上看到了两个朋友都写到了甲午中日战争,才想到127年前的今天——7月25日,对于国人,也曾壮怀激烈,也曾波澜壮阔。
1894年为甲午年,中国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
关于战争起因,我只记得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军派兵抵朝鲜牙山。日本内阁就已作出入侵朝鲜、进而直接与清军开战的决定。接着发动了丰岛海战,在丰岛附近海域对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只发动突然袭击。
关于战争经过:整个战争持续近9个月,共有四次战役
(1)丰岛海战
(2)平壤战役
(3)黄海海战
(4)辽东战役

战争结局和影响
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字,甲午战争结束。
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既占台湾,又获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并进一步扩军备战,开始成为远东的主要战争策源地。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日益觉醒。
此后,中国人民为反对《中日马关条约》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台湾军民在刘永福等领导下自发组织起来,抵抗日军割占台湾,使侵略者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其实这些知识学会了多少已经都不重要了,只是想起高中时的历史老师——我们的那个经常被我们戏称为“萧老头”的、那个矮矮的、胖胖的、戴着眼镜,一瘸一拐的我们的萧老师。萧老师,想起您来,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惭愧,辜负了您的教诲,内心也就充满了惭愧。但老师,我还没忘你给我们讲的甲午战争里面的英雄将领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刘步蟾、林永升等,还记得那个不知是真是假的“太阳犬”,也还记得那个临阵脱逃的叶志超。还记得您特有的声调,还记得·····
生活中原来还有这么多没有忘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