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放假喜欢带孩子去旅行,看山看水看世界,旅游景点打卡,以为这样就带娃增长了见识,见过了世面。直到看见网上有一个这样的提问,明明经常带孩子旅游长见识,为什么发现孩子格局还是打不开,没见过世面一样?
可能很多家长一样,是按照成人心目中的重要性级别来安排,安排的都是人类器官,比如什么国家大剧院,孩子很难明白这个东西难能可贵在呢。你可能激动得热泪盈眶,孩子只是觉得哇大房子、大石头。
对于孩子而言,带他们去欣赏壮丽的山河、看伟大的建筑,可能现在还get不到那种感动与情怀,他们更需要的是接触生活的方方面面,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沉浸在整个旅程时,对于他来说,好像整个旅行就做了一件事,只记得带他去海边玩水了。
大人见世界是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沉淀后的选择,而孩子则喜欢自己能够的着能参与的旅行,比如某某小动物、去树上摘果子、海边捡贝壳、去山上挖竹笋、去田间捉泥鳅等等。
这些平常生活方式的旅游体验则也会让他更加的记忆深刻。就孩子来说,还不知道家国情怀,也不会感慨万千,因为他们对日常还没建立清晰的认知和边界,这个时候就算是游历世界也毫无意义可言。
更需要的是尽可能多的认识丰富多样的日常,这对他们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好处。
所以假期真正应该带孩子去做的是生活游。去村里看别人怎么制作竹篮,去田间看别人怎么种菜、摘黄瓜。去海边看看渔民是怎么捕捞和卖卖,甚至看看电子厂流水线怎么组装东西等等。
孩子需要的是能摸、能扔、能闻、能吃、能玩的东西,不是伟大的人类器官,而是日常生活经验。先要有了日常才会领会器官的了不起,这种眼界才是真正必要关键并且值得大量投入的。
而父母往往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孩子见识的各种器官,其实是一种提前糟蹋。孩子能难在梦想自己小时候就一知半解,已经粗浅见识过的东西,孩子应该长大了自己去选择,而不是父母去替他们选。
低成本带孩子见识面的方法有很多。
带孩子去公园搭帐篷、捉虫子、挖沙子,一个帐篷、一个垫子、几片面包、几瓶水,一带就是一下午。
为孩子备一套户外观察套装,包括放大镜、收集植物、昆虫的袋子和盒子、望远镜、指南针,还有这本自然观察手册,可以看蚂蚁、捞小虾、摘椰子等等。 一边探索自然奥秘,一边学习科学知识。
带孩子去博物馆感受千百年历史的奥秘,到科技馆探索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到图书馆见识书籍的浩瀚。
定期带孩子去小山村爬山涉水,听乡村的狗叫鸟叫,看一望无垠的麦田,捡各种各样的石头,在小河里光脚丫戏水,看看蔬菜是怎么种植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