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读勿看!
《关键词是谋杀》
安东尼·霍洛维茨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一位花甲之年的老妇人戴安娜走进康沃利斯父子殡仪馆,安排自己的葬礼。这本是这家殡仪馆的一桩普通的业务,但在几个小时后,不普通的事情发生了,这位老妇人被勒死在自己家中。她的手机里有一条未发出的短信——那个脑损伤的男孩回来了,我很害怕。
上午刚刚安排了葬礼,下午就被谋杀了,似乎过于巧合了。
警方自然介入了这起案件。由“脑损伤”这一关键词,一桩十年前的旧案浮出水面。十年前,戴安娜由于没戴眼镜开车,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对八岁的双胞胎一死一伤,伤者虽然活了下来,但造成了严重的脑损伤,终身残疾。据调查,这对双胞胎兄弟当时脱离了保姆的看护,冲到街对面的冰激凌店。不幸在他们过马路的时候发生了。
如今十年过去了,如今的这起案件,是否是当年那个脑损伤的孩子所为?
戴安娜有一个著名的演员儿子达米安,他从美国洛杉矶回到伦敦,参加母亲的葬礼。然而在戴安娜即将下葬时,棺材里响起了诡异的儿歌。
公交车的轮子转啊转
转啊转
转啊转
……
达米安听到后十分惊恐,离开了葬礼。然而在他回家没多久,他也被杀死在家中并且残忍肢解。
开棺之后,拿出了一个定时闹钟。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究竟是谁把闹钟放进去的?
脑损伤与车,一切的一切都指向当年的交通事故。
当年的判决很明确,虽然戴安娜逃逸,但当时有很多人目击到了车牌号,所以在几个小时候戴安娜投案自首。根据相关律法,她并未被判处监禁,只是缴纳了部分罚款。两个孩子的未来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作者安东尼与革职警方霍桑组成的侦探团,在戴安娜被害之初就开始调查这起案件。
毫无疑问,嫌疑最大的是当年的受害者。
霍桑与安东尼找了受害人。他们住在貌似体面,实则年久失修的房子里,面临着不小的经济困难,当年脑损伤的那个孩子并未痊愈,甚至连自己走路都十分困难,很难相信戴安娜会“看到那个脑损伤的孩子”。从动机上来讲,这家人对戴安娜怀有极大的仇恨,但他们无法从戴安娜的死亡中缓解他们的窘迫的经济状况。再者,他们也没有足够的仇恨去杀死达米安,就状况来看,凶手对于达米安的恨意远超戴安娜。
那么,是谁能够从母子二人的死亡中获益呢?矛头指向了达米安的女友格蕾丝。格蕾丝向二位侦探编织了一个爱的谎言,但很快被戳穿了——二人早已貌合神离。然而从时间上来讲,格蕾丝虽然有理论上的作案时间,但完全缺乏证据。凭借一个弱女子的力量,完成这样的凶案,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虽然这个总结省略了很多不知是否真实存在的娱乐圈人物,但他们在这个故事里确实是与这母子二人无仇怨的NPC。这时,从动机上来讲,已经找不到其他具有嫌疑的人员了。
这时,就需要把目光放在证据上,比如,那个放在棺材里的闹钟。
这个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出现在葬礼现场,知道这首歌的意义。
除去上述两位嫌疑人以及若干娱乐圈NPC,似乎没有人了。
莫不是,侦探就是凶手,这是个叙诡?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还有一类人可以满足这两个条件(或者说至少是第一个条件)——殡仪馆的工作人员。
很不幸,殡仪馆的工作人员确实是本案的凶手。
殡仪员与演员,看起来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然而在二十年前却是同窗。当时毕业大戏《哈姆雷特》演出在即,饰演哈姆雷特的康沃利斯被达米安设计感染了重病,达米安替补成为哈姆雷特。康沃利斯,只能饰演配角雷欧提斯,失去了这一进入娱乐圈的大好机会。在毕业后的若干年里只饰演了边缘角色,星途暗淡,只得回家继承最痛恨的家族产业殡仪馆。而达米安却风生水起,甚至进军好莱坞。康沃利斯认为他现在的境遇都是达米安造成的,他想报复然而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奇迹出现了,达米安的母亲来自家殡仪馆安排后事,他欣喜若狂,假装送还物品顺理成章地进入戴安娜家中,杀死了她。由于二人是同窗,他知道达米安对那首童谣有阴影,于是在葬礼当天放入闹钟,借口参加儿子演出没有出席葬礼,在那个时刻他潜入达米安家中,杀死了失魂落魄的达米安。一切都结束了,他还是那个殡仪馆员,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是谁,更不会有人知道他与这对母子的关系。
短信中的“脑损伤(Lacerated)”其实应当为“雷欧提斯(Laertes)”,是当年康沃利斯扮演的角色。只是拼写纠错功能帮了倒忙,将怀疑对象引入了歧途。
(这种诡计对中国读者太不友好了,谁能想到两个完全不认识的单词有这种莫名其妙的关联)
总结
总体而言,《关键词是谋杀》的故事比较顺畅,动机与诡计的安排比较合理。虽然在动机部分有强行补充之嫌,但凶手身份的隐藏还是非常巧妙的。
作者把自己与很多娱乐圈人物融入故事,读着总觉得有些奇怪,尤其了成功百度到提及的一部分电视剧之后,更加无法分清楚哪些是虚构哪些是现实了。
最后,“霍桑”这个名字究竟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能够让中外的侦探从起名角度殊途同归。可惜我确实没读过程小青,不然感觉会更加魔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