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60岁的人,或许不知道什么叫“斗私批修”。甚至会问为什么要“斗私批修”?原因很简单,因为“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这句话还经常被当时的先进分子引用。他们不光“狠斗私字一闪念”,而且还把“大公无私”挂在嘴上。
但是,谁没有自己的切身利益?谁不是上有老下有小?怎么能说一想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就是恶,一说到“个人”就是恶的源头呢?善与恶都是人的意念与行为,它们来自何方,是生来就有的吗?
其实,人之初是无所谓“善”与“恶”的。所谓的善与恶,都是人类为获取生存物资(即生理心理需求)所采取的不同手段。但不管哪一种手段,只要为了生存,那就是需求,为了满足,那就是贪婪。
贪婪是人的本性。贪婪是指欲望得不到满足,进而不断追求的代名词。 个人主义是为了满足生存。为生存而采取的措施都是生存的需要。而贪婪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人类最大的弱点,并不是自私而是贪婪。
贪婪是心智不成熟人群的通病。因为贪婪的人看不透,舍与得之间的关系。他们只想获得而不想付出,只看到眼前利益,看不到利益背后掩藏的陷阱。贪婪是兹生腐败的温床。贪婪也是一个人内心痛苦的根源。因为人的欲望是不断膨胀的,也是没有穷尽的。再多的物质也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贪欲。贪欲会使邪恶的思想和行为养成习惯,而最终把人送上不归之路。
贪婪有两层含义。一是贪得无厌,不怕东西多。甚至为了多而无所不用其极。二是不知满足。甚至得陇望蜀。“贪”是欲望的一种。但不是所有的欲望都叫贪。比如每个人都有食欲,为肚皮而进食是因为饿,饿了吃饭不能叫“贪”。但如果因为食物好吃,吃饱了还想进食,那就是贪了。
正常的食欲性欲,是维持和延续生命的需要。如果在“食色”与物质面前不择手段的去追逐,去占有和索取,吃饱了还想吃,没能力了还想做,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还想喝,这就应当称之为“贪”了。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贪财,贪色,贪杯,贪生,等等都是如此。
贪婪的第二层意思就是不知足。 明明不需要了,还想占有。总觉得钱不够花,东西不够用,事情不够顺心。给他月亮他嫌小,给他太阳他嫌热,甚至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眼大肚子小,东西总嫌少”,永远不知足,好了还想好。贪婪成了性,迟早把命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