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四笔记10
原文: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征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则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真妙觉明,亦复vk就。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云何俱现?富楼那,如一水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西各行,则各有日随二人去,一东一西,先无准的。不应难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译文:
“富楼那,你又问我:地水火风四大的本性圆融无碍,性体周遍法界,你仍疑惑水火二性相克,为何不会相互陵灭;又征问虚空和大地一通一碍,都遍满法界,似乎不应当相容并存。富楼那,譬如虚空之体无相,非是万物诸相,但却不排斥万物诸相在其中发挥作用。原因是什么呢?富楼那,那太虚空有日照就显现光明相,乌云屯积就显现黑暗相,风吹时就有动相,雨后天晴就有清朗之相,地气凝聚就现出浊重之相,尘土飞扬就现出阴霾之相,水澄清就会映现诸相。你怎么看待这些呢?这些‘明’等七种不同的有为相,是从‘日’等七缘所生呢?还是虚空自有呢?如果是从‘日’等七缘所生,富楼那,那么就以日照为例,既然显现的是日的光明相,则十方世界应当同是日的光明色,为何在虚空中又岢以见到一个圆日呢?如果是虚空自有光明,虚空应恒常自照,为何半夜及云雾迷漫之时,不生出光明呢?由此应知,此明相不是定属于日,也不是定属于虚空,但却不离虚、日而有。真妙觉明之如来藏心与诸有为相的关系,也是如此。你若循感空之业而去觉明,则有空相显现;若循地、水、火、风各不同的业而去显发觉明,则有各不同的四大相显现;若诸业一起发明,则诸相一齐显现。怎样一齐显现呢?富楼那,如在一处水中映现出日影,两人同时观察水中日影,然后各自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行走,则各有一个日影随着二人而去,一随东行,一随西行,事先并没有确定的所行之处。你不应当问难说:此日影只是一个,为何各有一日影随二人同行?各自随行的日影是两个,为何水中只显现一个呢?这样宛转说一说二,其实都是虚妄计执,并没有真实的凭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