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又见“磨剪子戗菜刀”

又见“磨剪子戗菜刀”

作者: 清水一滴 | 来源:发表于2021-03-20 12:10 被阅读0次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南宋大诗人陆游客居都城临安(今杭州),那天夜里春雨潇潇,淅淅沥沥下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天气放晴,小巷深处有女子吆喝着卖杏花,那花还带着雨露,娇艳欲滴。诗人挥毫写下了清新隽永、脍炙人口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

    晨跑回来听到楼下有吆喝声:“磨~剪~子嘞~戗~菜~刀~”

    昨夜也是一场春雨,不过我未像大诗人那样辗转反侧,听雨声淅淅沥沥。我睡得很熟,自然也没有听到滴滴答答的雨声。今天早上,当然也没有见到美丽的女子在县城的街上,提篮小卖鲜艳的杏花。

    想那一千多年前的都城临安的民俗,倒是令人神往!竟然是那么高雅清芬——吆卖杏花!今日要是在这县城的大街上提篮吆卖杏花,恐怕会被嗤笑,抑恐终日无人问津,生意萧条也么哥。

    不过今早楼下见到“磨剪子戗菜刀”的,也有几分兴奋,甚至雀跃。走过去,看他正埋首弓腰来回磨砺一把大菜刀。

    不一会儿功夫,菜刀磨好,亮闪着寒光。菜刀主人接过,以拇指肚儿轻拭菜刀锋刃,脱口而出:“咦,快!”,随即顺手摸出十元纸币付讫。那小贩把钱揣进口袋,也不寒暄,三下五除二即收拾好了工具,旋踵而去。

    边骑车边用小喇叭吆喝“磨~剪~子~嘞~戗~菜~刀~”

    问其乃许昌人氏,居于县城,在此已二十多年了。自言一天弄个百儿八十的没问题。

    在旁边围看的都说:“嗬,不错啊!”

    乍一看,他的行头、担子,和我小时候老家见到的,没什么两样。其实是有变化的:一、吆喝用喇叭,甚至是录音;二、不再徒步挑担,而是骑自行车。这也有点与时俱进的味道。

    这使我想起了,小时候,乡下,一天到晚不时会有来村里串的各色小贩,在村里转悠吆喝,有卖豆腐的,有卖货郎担儿的,有卖鸡娃儿的,有卖绵枣的,有卖油的,有卖凉粉的……走马灯似的,当然也有磨剪子戗菜刀的。

    最吸引小孩的是——卖货郎担儿的和卖凉粉的。

    卖货郎担儿的来了,妇女小孩就围了上去,妇女买针换线,小孩自然是稀罕货郎卖的糖果。

    那时候,在那大夏天里,小孩子的我们,看到卖凉粉的来了,就直奔过去。那一大坨白玉似的绿豆凉粉,光是看看,就让人垂涎。能吃上那挠下的白玉条一样的、用油盐蒜汁十香菜调和好的凉粉,那简直是天大的口福了!可惜很多时候,我们这些穷孩子,也只有眼福,养养眼而已,过过“过屠门而大嚼”的瘾。哪里能够有“大嚼”的口福啊,家里拮据得有时候都添锅没啥下了,哪有闲钱让你吃嘴享受啊。所以大多时候,我们围着凉粉摊只有直咽口水的份儿,不好意思垂涎三尺!

    抚今追昔,让人不无感慨!如今凉粉可以随便吃,只要吃得下,谁人买碗凉粉也不差钱!但是,再也吃不出当年的美味了。如今各种美食把人们的味觉给蚀钝了,吃什么都少那么点滋味儿!

    最逗笑的是,每当各色小贩来到村上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跟着围着,学他们模仿他们的各色吆喝声,他们吆喝我们就学着吆喝,惹得小贩们烦了,直赶我们这些熊孩子!

    “割~~豆腐啊~~~”

    “凉~~粉~~”

    “磨~剪~子~嘞~戗~菜~刀~”

    小贩们的吆喝声,有的高亢激昂,有的悠长清亮,有的还有变奏;有的是高音,有的是中音,有的甚至还有花腔。

    现在想来,有的小贩天天走街串巷,吆喝亮嗓,音色真的特别好,音域也特别宽。要是他们能改行唱戏唱歌,现在很多歌星未必有他们唱得好。

    从古到今,乡间草野不知埋没了几多才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见“磨剪子戗菜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tw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