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趙郎中之死(二)

趙郎中之死(二)

作者: 阜易 | 来源:发表于2017-11-10 22:04 被阅读0次

    五、摸骨

    赵郎中从父亲老兽那,悉数获得上一辈的医术真传。与父亲老兽决定传授自己接骨正骨之术,一并相托的还有一件宝贝。

    行医布德三十多年来,赵郎中经常独自进入一间小秘室。那里边藏着的,正是父亲老兽当年出师的那晚,他师父肩上包袱里的东西——一副完整的人骨。

    赵郎中后来得知,父亲那年并没有出师,不是资格不到,是时机不准。

    父亲老兽的师父年事渐高,膝下只育有两女,与父亲多年的师徒恩情,早已情如父子,遇父亲学艺心诚,心思敏捷,便决定把接骨疗伤这门不传之秘,让老兽继承。

    师父为了让老兽安心学艺,时时严加考教所传知识和手法,反复把摸那具人骨,日月练习。殷勤切切的是,师父还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老兽,传艺之举自然名正言顺。老兽深感师父厚爱,再也不思独立门户的事。

    赵郎中学习接骨的经验,父亲老兽自然是耳提面命,谆谆教授,不敢违背父亲心愿,自己也不愿辱没这门技艺和道德。

    当年,父亲从外公手中接过的人骨包袱,三传于赵郎中,并成为自己后来行医时,始终相伴的训命之物,也训诫自己:以艺安身立命,造福子孙,不以技挟人,邀财求富。

    六、从医

    父亲老兽为报师恩,留在师父身边行医,直到晚年。赵郎中填补了父亲没能在本村行医造福的遗憾和历史空白。

    父亲当年学医所吃的苦,赵郎中从父亲那继承过来,也吃了个透。

    父亲的勤勤恳恳,善学好问和心思敏捷,赵郎中也悉数不差的遗传了过来。

    赵郎中三十多岁行医,内外科病、冷热寒温、小孩妇女之病都有应对之法,以接骨正骨最为人称道。凡是远近慕名之人,前来求医,有求必应,手到病除。

    赵郎中行医治病,同时在医术方面辛勤培养自己的二儿子和女婿,最终又把自己的接骨正骨之术传给了儿子,并各有成就。依靠这门救人行医,积德行善的行当,四十年来名传久远,谈起赵郎中,村人津津乐道,无人不称。

    凭借精湛的医术,人缘深厚,赵郎中先后为自己的三个儿子办理了婚事,还分别为其修建好房子,甚至给予谋生的资助。晚年还将自己的一生积蓄,从自己的老伴到孙子辈,一一地慷慨分予。

    因此上,十里八村的人,见了赵郎中家人儿子媳妇,路头话脑起来,件件事如数家珍,喋喋不休的夸耀,眉眼羡慕之极,频频地翘大指头。

    赵郎中家儿孙,也因家中出有如此骄傲之人,个个视作寿星,如众星拱月,其乐融融。

    七、养老

    赵郎中六十岁后,已不大看病接骨。因手头经济宽裕,早早退居在家。早先自己骑自行车,天天赶街吃茶、打牌,酒足饭饱,意兴十足后,才悠悠而返。有时半路去女儿家,或吃顿便饭就走,或赶顿酒肉,盘桓三两天。

    赵郎中晚年有鹤发童颜之姿,脸色红润,头发稀疏,长且银白,身材高大浑圆,肩背直挺,走路慢慢腾腾。

    后来,老板走后,赵郎中仍坚持经常外出,或一两日一次,或三五天一次,骑电动车赶街吃茶,偶尔也到女儿家去走动走动,女儿也定期回来看望看望。再后来,远处竟不大走动了。只在冬暖夏凉时,赵郎中拄着拐棍,在房前屋后、村边路口缓缓徜徉,见行人笑笑、点点头。

    赵郎中有冬泳的习惯,而下水前必饮酒发热,活动血脉,这种习惯到老坚持不断。但有一年,赵郎中却受了惊吓。

    据打渔的村里人说,赵郎中七十八岁那年,时至冬月,大雪已过。一天早上,午饭过后左右,他扛着小渔船,船上架着两只鱼鹰,下一段河提时,听见前面河心处,似听到有人在扑通扑通的挣扎。他快跑过去,一看竟是赵郎中,把渔具扔在草坡上,拿起渔篙向河里走去,拉出赵郎中。

    那次之后,赵郎中没再下河冬泳过。渐渐地,赵郎中连大门也不怎么出。再后后,赵郎中的腿也时常无力。行走更不必说,直到去年冬天,赵郎中竟坐上了轮椅。

    儿子们商量,每家轮流赡养一月,负责照顾老人的吃住和日常活动。赵郎中精神好时,似乎比之前更明白了:回顾自己的一生,几乎无可遗憾,有过年轻和努力,儿孙也纷纷成人立家;想想以后,好像也不干自己什么事。

    他格外珍惜后来的时间,用来吃、喝、睡,不想房屋、不思儿孙,不贪图过去……

    八、已矣

    坐上轮椅后,赵郎中更觉超然。时间一天比一天过得快。

    霜降刚刚过去,赵郎中死了。八十二不到。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趙郎中之死(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vi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