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失望年年望,每天都有新太阳。
年轻时的张,是个非常乐观的人。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当然,他没有千金可散,是个标准的月光族,收入始终处于仅能糊口的状态。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自己一定会行好运,终究会富有,年轻时多吃点苦,未尝不是好事。他这种心态其实挺好,至少确保他有好的状态。每年只有到年底雪花飘落的时候,他才有点失落。
年复一年的失落,日积月累,逐渐改变了他。他开始有点焦虑,尤其是过了三十岁以后。他想创业,没有本钱,只能找工作。但现有的工作,又让他看不到希望,于是只能跳槽。
每一次跳槽,他都以为进入了人生快车道,但工作没多久,就开始动摇,想吃到老板画的饼,那需要五个他同时在拼命工作。如果命都拼没了,那还拿什么挣钱?于是他几乎以每年换一份工作的频率开始跳槽。
跳槽太多,就很难有专业技能的持续提升。最后他变成了万金油,懂得很多,但都不精。到四十岁那年,他就处于半失业状态,仅靠打点零工过日子。
那年年底,他反思自己前半生,倍感沮丧。但日子还得过下去,得找到原因才行。总结来总结去,他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年轻时自己的专业扎得不深。那些书中的武林高手,出山之前一定会勤学苦练,等到出山之后就横扫千军,然后在江湖上潇洒走一生。
而自己呢?年轻时一山望着一山高,所有心思都在如何出人头地上,而没有专心练好本领。
接下来要练好一项本领才行。可他转念一想,现在练好本领估计太迟了,因为就算练好了,也很难找到新的工作。唯一可行的,就是识别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然后和别人互换劳动。
可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呢?年长、经历得多。这种优势能转化为效益吗?可以的,通过指导当初的他。如果没有效益怎么办?那就当做好事了,避免别人重蹈他的覆辙。
他说干就干。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在一家公司里当职场导师,状态不错。
我和他很熟,直截了当地问他:“你并没有成功的经历,如何指导别人?”
他说:“我有很多失败的经历。告诉别人别做什么,和告诉别人应该做什么,同样重要。”
他的话在理,但我还是继续问:“如果别人不信你,怎么办?”
他笑道:“不信我是正常的。我也不指望他相信,我努力了就好。我也不会骗他自己如何成功。”
我说:“你这样做,能实现你的目标吗?”
他说:“谁知道呢!但我在做正确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让我感觉每天都有新太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