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红楼梦赏析选编
贾母夸王熙凤会做人,宝钗随后说了1句话,是夸贾母呢,还是王熙凤?

贾母夸王熙凤会做人,宝钗随后说了1句话,是夸贾母呢,还是王熙凤?

作者: 诗绿凤细讲红楼梦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18:47 被阅读105次

《红楼梦》是一本为人处世的教科书,让我们在对《红楼梦》的解读中找到人生真谛、处世智慧。

 宝玉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在床上动弹不得想吃莲叶羹。

凤姐听说后便趁势提议,不如多做些莲叶羹大家和宝玉一块吃。这时贾母道:“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

贾母的幽默,“说的大家笑了。”

凤姐因“莲叶羹”一事处理得非常漂亮,以致于人精贾母都连骂带爱地夸凤姐为人乖巧,会趁势做人情。

凤姐此刻还陶醉沉浸在被贾母夸奖的喜悦中时,忽然一贯事不关己不张口的宝钗在一旁听后,也按耐不住了,当宝钗听完贾母对凤姐的夸奖后,忍不住在一旁笑着说出了下面这句话。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咦,宝钗这里说“凤丫头凭她怎么巧”,此处宝钗按理应该称王熙凤为凤姐姐,可她为什么偏偏没大没小的称凤姐为“凤丫头”,而非“凤姐姐”?这难道是曹公一时的笔误?亦或是薛宝钗一时的口误?非也。

曹公这么写,这正是一般人不易觉察的曹公笔墨的狡猾之处,就是叙述不平铺直泄。所以这当然不是宝钗一时口误,或者不能说是宝丫头一时竟然没大没小起来。对于在生活中一贯克己复礼的宝钗而言,怎么可能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

那么这里宝钗为什么要这么称呼凤姐呢?

原来宝钗这是有意用“凤丫头”这一称呼,来拔高她奉承贾母的态度。

“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宝钗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有内涵。

宝钗的这句话,大致可以有这样上得了台面、还算说得通的三解:

一解:

认为宝钗说的这句话就是文字的表面意思。宝钗说这话纯粹就只是为了讨好贾母而已。再无其他意思。

此前发生的事,说明凤姐不管多聪明,贾母总能拿她开涮。这说明贾母更富有幽默感,宝钗是想借此说根据她来贾府这几年的观察,老太太凡事总比凤姐巧慧。

宝钗说出这样的话,岂不让爱戴高帽喜奉承的贾母听了心花怒放?

二解:

宝钗这句话是把双刃剑,一面是在奉承贾母,另外一面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暗地里在贬低凤姐。哼,瞧现在把你乐的,将来我嫁给宝玉正式成为宝二奶奶后,我来管家,会比你更会做人。

三解:

宝钗说这句话,表面上看貌似只是在夸贾母、讨好贾母,实际上这句话她又不露声色巧妙地奉承了王熙凤。

宝钗这句话意思是说:凤姐在我们贾府众人里头是最会做人情的了,这个自然不用说了,是我们大家都认可的了,但她再怎么会做人情,姜还是老的辣,也比不过老祖宗为人处世更圆通更老道。宝钗这种不着痕迹夸奖人的话,把两个人都夸了,实在高明得很,含蓄得妙。

也许二三种倾向都有吧。我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解读,也就是说第三种解读才合乎逻辑,才算正解。因为这才比较符合宝钗一贯世故圆融,不说偏激的话,不轻易得罪身边所有人。符合她好好先生的圆通个性。

纯原创,抄袭必究。我是《好看的红楼梦》作者诗绿凤,每天给你新鲜营养的红楼妙解。

红尘三千,不问风雨,只道本真。

更多精彩,请关注:诗绿凤细讲红楼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贾母夸王熙凤会做人,宝钗随后说了1句话,是夸贾母呢,还是王熙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xi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