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刘秀的成功

刘秀的成功

作者: 小路的路 | 来源:发表于2022-06-07 21:06 被阅读0次

遇到困难

公元23年,刘秀参与起义的第二年,义军势力快速扩张,接连攻下包括昆阳在内的多个区域性城市,势力范围达到了今天的河北地区。

王莽眼见义军越来越壮大,大为紧张,于是赶紧调配大批官军去剿灭。据史书记载,当时实际调配正规军四十三万,对外声称一百万大军。

这支官军的前锋部队多达十万人,率先抵达了刘秀所在的昆阳城,并将昆阳城重重围住。

面对数十倍的官军,义军内心怕恐,他们先将原本驻扎在城外的部队全部转移到城内去。义军军心不稳,有人跳出来说,官军十分强大,不如我们现在放弃,各走各的,回家去保护自己的老婆孩子。

智说义军

刘秀站出来说,当前我们人少,粮食缺,情形对我们不利。但我们齐心协力,奋力一击,说不定还能杀出一条生路。但是如果我们现在军心涣散,各打自己的小算盘,一定会被十万官兵各个击破。别说妻子儿女和财富,恐怕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保。

义军的其他领袖一听非常生气,觉得刘秀自己不逃走也就算了,居然还想挷住他们,让他们陪葬。

义军吵吵嚷嚷,各怀心事,争执不下,陷入混乱。

不一会,探马来报,说官军正在收缩包围,各位就算现在想要逃出去,恐怕也不来不及了。

乱哄哄中,义军领袖们又把刘秀找回来,重新商量,看看能否找到一条生路。

刘秀就说,我们城里的军队不到一万人,城外的官军多达十万人,敌众我寡。

首先,我们不能自乱阵脚,一定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要齐团结一致,抵抗到底,不能分散。

其次,光靠我们这点人马是不够的,我们要争取外援。

接着,刘秀挺身而出,自愿带着自己最亲信的十三个兄弟,出城去班救兵,希望能里应外合,一举击溃官军。

听了刘秀的话,义军领袖们觉得这也是一种办法,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置于死地而后生。

再说义军

刘秀一马当先,勇闯官军的重重包围。在他的带领下,真的带着十三位兄弟成功突围,找到附近的其他义军。刘秀将昆阳的危急情况告诉其他义军,希望义军伸出援手,一起抗敌。

结果其他义军领袖一听,觉得围攻昆阳的官军太强大了,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一旦前去援助,说不定自己会牺牲在那,思前想后,觉得自己还有家人儿女,不愿前去救援。

面对拒绝,刘秀毫不气馁,极力劝说道,其实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大敌当前,如果我们能团结一致,就能大败王莽的军队,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获得比我们现在财产多一万倍的财物。

而如果昆阳城被攻破,王莽军队就会乘胜追击,将我们一网打尽,到时候,别说财物和妻儿,我们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

听了刘秀的分析,义军将领们觉得似乎也有点道理,于是答应出兵应战王莽大军。

于是调集兵马跟随刘秀,救援昆阳。刘秀一马当先,率领几千人作为先锋部队,在昆阳城外率先与官军展开激战,冲锋在最前线。

经过激烈苦战,皇天不负有心人,昆阳之战,胜利站在了刘秀这边。

占尽地利

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历史上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因为有时候,古代战争的关键不在于人数多少,而在于地理优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而昆阳之战,是因为当时作战地区空间有限,昆阳城地方有限,即便有十万军队,也没办法全部排开,将所有士兵调动起来,发挥不出来全部作战力量。

昆阳城外,刘秀率领义军向官军阵营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而城内被围困的义军也打开城门,冲杀出来,两边里应外合,把官军的先锋部队一举击溃。然后乘胜追击,王莽大军挤挤挨挨,踩踏无数,很多士兵还没有作战,就被自己人踩死。

昆阳一战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刘秀在巨大困难面前,他敢于坚持,有理有据说服义军将领,共同迎敌。面对人数众多的敌军,刘秀又身先士卒,勇作表率,最终取得了胜利。

刘秀在战争中,有谋有勇,有为实现目标豪不放弃的行动力,不仅“仁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还终结了王莽专政,开创了东汉时代,最终超额实现了自己梦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秀的成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xy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