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功所对应的本质
在叶圣陶所著的《怎样写作》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所以训练思想的涵义,“是要使人有真切的经验来作假设的来源:使人有批评判断种种假设的能力:使人能造出方法来证明假设的是非真假”。
至此,就得归根到“多所经验”上边去。
所谓经验,不只是零零碎碎地承受种种见闻接触的外物,而是认请楚它们,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使成为我们所有的东西。
由多所观察方能达到多所经验。
经验愈丰富,则思想进行时假设的来源愈广,批评、判断种种假设的能力愈强,造出方法以证明假设的是非真假也愈有把握。
![](https://img.haomeiwen.com/i4079382/c001b73877f29d15.jpg)
在成甲的《好好学习》中,也有一段相关类似的关于反思、重塑假设的章节:
我们常常把学习当作一件很正式的事情:要端正地读书,最好是在课堂里面,有老师讲解。
事实上,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因为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的。
学习临界知识其实也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从而让我们的决策质量更高。
写反思日记,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新的假设,每天有所进步。
——
这是两位前辈告诉我们的关于训练思想和如何学习的经验。
同时,不断进步和学习,就是成功的不二法则。
可以看到,通过假设与反思,能有效地发觉我们的思维流动过程,并且主动地进行改变调整完善。
而假设与反思的对象,就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改变,才是真正的进步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4079382/aa3011e385a4552d.jpg)
而假设与反思中,前辈们也提出来一些实际有用的建议,方法。
——由多所观察方能达到多所经验。经验丰富,则假设得更好。
——写反思日记,去整理一天中自己脑海中所发生的假设,然后改良这个假设,使自己下次再遇到相同的事情,能够做出更好的行动。
它们都是在脑海中进行的一番思维辩证活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4079382/29c5b15cc9746a08.jpg)
二,成功所对应的观念
成功并不只有一种答案。
这是简单的事实,也正是因为简单,所以没人愿意去在乎它。
很多人从孩提时代开始,就被要求好好学习,拿到一个好成绩,考上一所好学校,未来找到一份好工作,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
这是很简单的成功,也是大多数人眼中大致的平均线。
也有人从小不好好学习,没有一个好成绩,整天调皮捣蛋,在学校就会勾朋搭友,也从来不缺谈恋爱的对象,工作后没什么知识却在某些方面得到老板赏识并且重用,在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有脸有面的,后来找了一个同样没读过几本书但很漂亮的妻子……
这是我们口中那倒霉孩子的大致历程。看起来也还不错。
![](https://img.haomeiwen.com/i4079382/e37c046771a3585e.jpg)
当然,更多的是这样的人——所有的生活都平平凡凡,生活中没什么大起大伏,说不上什么快乐但也不痛苦,是不起眼的小角色,在自己的圈子里,平凡简单地活着……
如果一个人的意愿是平凡过好这一生,首选后面一条,这是一个成功的答案;
如果一个人的意愿是达到大多数人都想达到的水平,首选第一条,这是一个成功的答案;
如果一个人的意愿是玩世不恭,懒得思考,不愿复杂,前面与后面之间,中间的一条也是一个成功的答案。
有自己的意愿去过好这一生,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那些对成功有不同定义的人们,并不是对成功有什么不同定义,而只是思想情感上有所偏差。
![](https://img.haomeiwen.com/i4079382/a9f4acb5d8e707bd.jpg)
三,用心之人,必有回报。
上面那些内容。既说到了取得成功的本质和总结,又说到成功的目的地并非只有一个,提醒我们不要迷失在追求成功这个目的之中。
有时候,我们知道得更多,并不是为了让它们都能派上用场,而是仅仅是让自己能够拥有更多选择性,变得更有活力,或者说,可以更加自由和开心。
无论是多做假设多做反思,不断精进不断成长,还是用自己的意愿去自由生活。
其实,尽量让自己所处当下的每一天都充实而美好,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这也是每个人都能领会的——成功秘诀。
最后,用当下网络最火的一个句式来做个结尾:
成功千万条,用心第一条。
方向不规范,自己两行泪。
记得去找到那条能让自己全身心投入的,属于自己的的那件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4079382/1e761fb06708c1a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