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0518晨读所思】帮助学生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20220518晨读所思】帮助学生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作者: 金属的灵魂 | 来源:发表于2022-05-18 23:36 被阅读0次

    作为教师,当我们站上讲台之时,除了要教会学生学科知识外,我们是否关注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呢?

    我工作在一个生源相对较弱的普通高中,所以课间老师们在办公室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讲课的时候干启不发,不愿听讲,一天天得过且过,不求上进……

    这,确实是我校学生的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是他们内在动力的缺失,导致学生们不屑去克服种种困难,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挑战自我的极限。最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很多学生压根不知道自己的舒适区边界在哪里。

    所以,要想帮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成长,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在我们的帮助下,让他们明白长久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诺尔·迪奇(Noel Tichy)提出行为改变理论,他认为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可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Stretch Zone)和恐慌区(Stress Zone)。

    所谓“舒适区”,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放松,有安全感。换句话说,当我们处在舒适区时,我们能够过得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际等等,但同时对我们而言,我们能够学到的东西很少,进步缓慢,而且一旦跳出这个区域,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及变化,可能会觉得有压力,甚至是无所适从。

    其实我们经常会说自己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期”,而这个所谓的“瓶颈”应该就是自己舒适区的边界。

    正如开头所讲,很多老师所抱怨的学生听课时干启不发、不愿听讲、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正是学生长时间待在自己舒适区的表现,因为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体力上的、脑力上的,所以在没有内驱动力的支撑下,他们自然会蜷缩在自己的舒适区内,止步不前。

    阿德勒在他的个体心理学中为我们明确了,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优越性追求”这种普遍性的欲求,所以即便是每天表现浑浑噩噩的学生,在内心深处也是有向好的期望。

    马斯洛在他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说到:“一个人成长时,内心会有两股拉力:一股拉力倾向停留在舒适区,害怕离开熟悉的地方。一股拉力倾向自我实现,希望自我得以成长完善。我们就在这样两股力量的纠结中,维持了一个平衡。”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首先理解学生的这种表现,其次,就是应该想办法增强学生那股倾向自我实现的拉力,从而让他们跨出自己的“舒适区”,进入到“学习区”中。

    在“学习区”中,他们将接触到未曾涉足的领域,充满新颖的事物,在这里,可以充分地锻炼自我,挑战自我。而作为学生陪伴者的我们,应当耐下心来,适时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0518晨读所思】帮助学生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cg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