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追寻他人,不如专注成长。大家好我是橙星,一个秉承终身学习的追星人,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
佛教故事中,有一种鸟叫共命鸟。
这种鸟只有一个身子,却有两个头。
有一天,其中一个头在吃果子,另一个头则想饮清泉。清泉离果子的距离较远,而吃果子的头又只顾自己,不肯满足对方的要求。
于是想喝清水的头十分愤怒,一气之下在心里计划:好吧,你吃果子却不让我喝清水,那么我就吃有毒的果子。
结果共命鸟中毒身亡,两个头同归于尽。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如同共鸣鸟一般,遇到事情锱铢必较,最后彼此形同陌路。
过分计较得失,注定会形单影只的活在这个冷冰冰的世界。
你对别人好,笔笔都会记在心里;你对别人恶,件件都会记在账上。
东汉末年,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
就和关羽、张飞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第一次去恰巧诸葛亮外出,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外出了。张飞本不愿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忙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
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向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正是因为刘备放下个人得失放低姿态,才成就了后世三顾茅庐的佳话
更是在诸葛亮一心一意的辅佐下,刘备最终成为三国时三分天下的一方霸主。
写在最后: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龟兔赛跑,但其实它还流传了另一个龟兔双赢的结果。
在山地时,兔子知道乌龟爬得慢,就把它驮在背上跑到河边;
到了河边,乌龟知道兔子不能游泳,就把它放在背上,游过河去。
一路上,他们互帮互助,共生共赢,最终一起走到了终点。
彼此相互扶持,才能实现双赢获得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