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最近我们听课会发现老师们都会提到任务群这个概念,并且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用“任务”二字来统领自己的教学活动,再也不是以前单个的数量词“一、二、三……”,而是“任务一、任务二……”,那么任务群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呢?
今天,我结合最近的阅读和培训心得,分享一下我对“任务群”这个概念的理解。
一、任务群是什么?
“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了如下表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总之,学习任务群其实就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每个任务群可以分设不同的学习主题,围绕学习主题设计系列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设置多个学习活动,每个学习活动具体化为若干个活动步骤。
薛法根教授认为:学习任务群中的学习主题,不同于统编教材“双线组元”中的人文主题,是在特定人文话题中用以解决真实问题的学科观念。
这就意味着任务群有个关键要素——“真实情境”。
王宁教授认为:学习任务群不是单篇文章的简单叠加,实施学习任务群的两个标准,其中一个是真实的情景,另外一个是。在任务驱动下,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三个语文活动,综合起来实现语文的实践性、综合性。
如果说学习任务群的第1个关键要素是真实情境,也就是落实语文的实践性,那第2个关键要素就是要落实语文的综合性。也就是说——敲黑板,划重点啦!——学习任务群的第2个关键要素是“整合课文”。
二、任务群与群文阅读有何关系?
一说到整合课文,大家马上就会想到我们前几年总在提的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方兴未艾,这边任务群又风靡一时。这两个概念是完全独立的吗?答案当然不是这样。那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重庆教师进修学院的张教授这样说——
“群文阅读是实施任务群教学的基础。
群文阅读的议题,如果与任务群教学目标吻合,就根据议题设计系列任务。
把群文阅读议题作为任务群教学的一个子任务,进行任务群教学。”
张教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
课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任务一 理解游记散文的特点(议题)
活动一 我导游
1、比读《壶口瀑布》,《一滴水经过丽江》,作为一名导游,带领同学们游览壶口瀑布和丽江,掌握游记的三要素,理解游记散文的特点。
2、画出《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登勃朗峰》的游览路线图并概括所感。
活动二 我采访。
1、阅读壶口瀑布概括景物特点。
2、模拟采访作者:为什么描写这样的景?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景、人、事的感悟和思考。
3、从其余篇目中选择一篇概括其景物特点,体会景与情的关联。
任务二 理解游记散文的多样风格(议题)
活动一 我推荐
1、根据自己的喜欢程度为4篇游记排序。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游记,从写景的角度、方法、语言的运用等方面,为此文写一篇推荐词。
任务三 学写游记
活动一 我创作
1、阅读学写游记,比较4篇游记的写法,画出思维导图。
2、选择一种写法,写一篇游记。
三、如何落实任务群教学?
直接看吴忠豪教授给出的课例——
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语文要素,一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这个单元的课文有: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是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这个单元的习作要求:那一刻,我长大了。
学习任务群可这样设计:
真实情境为召开“走进父辈们的童年”主题班会。
学习任务:准备主题会议发言稿。
实践活动:
一、家庭访谈,记录父辈们童年故事,
二、阅读,学习如何讲述父辈们童年故事
三、写作,父辈们童年故事
四、召开主题班会
再以第八单元“风趣幽默的语言”为例
这个单元的课文有: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习作:漫画的启示。
学习任务群的真实情境为:召开风趣幽默的故事会,评选我们班级的笑星。
学习任务:收集笑话故事,为大家讲一个笑话。
活动过程:阅读课文、收集笑话故事、练习有声有色的讲笑话故事、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习资源:课文、整本书阅读《古今笑话集》。
好啦,Class is over .稍等,下课之前,黄老师还是再问问大家重点记住了没有,任务群的两个关键要素是什么?
对啦,真实情境和整合文本!
朋友们,下课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