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觉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句很扯淡的口号,媒体再跟着煽风点火的加持一下,人们把目光全投向了创业成功后光鲜的终点,无视创业这件事本身的起点和过程。这就好像我只跟你说,去参加个运动会吧拿个世界冠军挺牛逼的呢。你看到《社交网络》里的花天酒地,你看不到真实世界里扎克伯格天天敲代码的苦逼;你看到 Facebook 靠着一个绝妙的点子改变了世界,你看不到点子背后成吨的细节。
点子是不值钱的,也是最没用的
“ 我认为比做实体容易一些 ”
“ 我不太懂,不试试不死心呀 ”
“ 我想产品开发可以外包啊 ”
“ 关键是创意,我的方案和别的完全不同,市场上没有同类的 ”
“ 现在开发产品需要多少人多少钱多长时间呀? ”
…
真的不是自以为不错的点子,加上热情就能创业了。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它的整个路径大概是这样的:
发现市场 -> 有简单的创意/点子 -> 需求分析 -> 业务模式/产品形态 -> 具体实现方案 -> 组建团队/制定计划 -> 开发产品 -> 发布产品 -> 产品运营/用户增长 -> 迭代 -> 考虑商业化途径 -> 变现
仅有一个点子,觉得剩下的都不是问题那才真的会出问题。你现在拥有的点子、创意、概念、想法、方案等等,只能算 0.5 步。那 10000 步里剩下的 9999 步怎么走,在脑子里盘算过么?
我不想解释为什么一个点子套上个 APP 外壳是件不靠谱的事儿。世上不缺聪明人,假设你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草根,想到一个牛逼的点子,居然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在「市场上没有同类的」,那么反问下,那些有资源有人脉有资金有能力有技术的大牛、精英、专业人士就想不出来?到现在都没人做只能证明这是个二逼的点子。
点子是不值钱的,你需要在动手之前,评判/推演它成长为一个有价值、可用、可行产品的可能性。然后有靠谱的团队和足够的资金,这才称得上迈出了第一步。
可以外包吗
创业初期,可能因为技术、人力不足,迫不得已需要过渡一下。但是如果你只出点子,压根不知道 APP 出来后接下来要干什么,那还是算了吧。把你的点子挂淘宝上标个价卖掉怎么样?
对互联网创业团队,外行不懂的可能觉得外包的性价比极高,短期内我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啊。那后续的迭代、运营、维护又怎么办呢,一直外包下去么?反而证明团队的能力有严重缺失,是件很危险的事情,成功的几率基本上可以判定为负。
核心业务除非万不得已,永远不要外包。
360 想做搜索,结果把搜索引擎技术外包给百度,行不行?
腾讯想做一个社交软件,把 APP 外包给阿里,行不行?
饿了么想做外卖配送,把平台外包给美团外卖,行不行?
如果核心业务都不在自己掌控之中,需要靠外包来完成,那还有什么优势可言?这件事又凭什么是你来做?
细节要考虑全面,逻辑要清晰合理
市场 -> 用户 -> 问题 -> 需求 -> 功能 -> 产品
从问题到产品的逻辑链条应该是完整的,且清晰和合理的。
光有点子,不考虑业务、不考虑商业逻辑、不考虑用户,是会踏空的。
比如你看到大街上有好多胖子,于是想做一个健身房,请了最好的教练,制定了最合理的价格,然后请他们去。结果他们说,我们是胖,但是不觉得是问题啊。
比如你注意到家教市场信息不对称太严重了,相互间的匹配也不方便,想到做个家教 O2O 的产品肯定有戏。我也觉得教育培训市场火爆,但这只能证明是个方向。你的目标群体面对哪些用户,幼儿、小学生、还是中学生?要解决这些用户遇到的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什么需求?什么样的功能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怎样的产品设计能实现这样的功能?
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最终体现到产品上,就是有人用和没人理的区别。
细节都考虑过么,逻辑都缕清了么?
第一批用户如何找到并引入?
学生和老师之间对接、匹配、预约的流程是什么样?
用户怎么在你的产品中实现交易呢?(是全额付款还是预约定金?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都可以吗?)
产品通过什么手段来保证师资的品质?
产品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收交易佣金还是收入驻费用?按比例收取,还是固定额度?)
最乐观和最悲观预估的订单量有多少?
根据客单价、收益方式、预估的订单量来计算大致的收入,最乐观的情况能否盈利?最悲观的情况又能撑多久?
产品如何实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第三方担保角色?
老师的评价体系准备怎么设计?
产品对投诉怎么处理?
合适的推广渠道有哪些?要不要地面推广?
「啊?哪考虑得了这么多,先干起来再说」、「走一步算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嘛」、「时间不等人呐」,如果你是这样想问题的方式,就不要抱着一个点子去创业了,改朋友圈卖假面膜成功率会高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