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悲伤,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而更无法面对的是有一日,青春,就这样消逝过去。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是否痛快活过。
她用永无止尽的漂泊,完成了生命对爱与自由的渴望;她用落拓不羁的情怀,书写了一个时代的困惑与浪漫。她活出了一种瑰丽,一种女人艳羡的潇洒与反叛。 她,就是三毛。 一个探寻生命终极价值的灵魂旅者。 一个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偶像。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一个人的撒哈拉(三毛传)》是传奇作家墨倾城的重要传记作品,他以洗尽铅华的文字从容优雅地勾勒出了三毛跌宕起伏的一生,并对三毛的文人思想与精神价值做了深度的思考。
用散文的方式去写一个人的传记,让人看完便爱上这个用一生去爱去流浪的女人。
一本让人黯然泪下,更让人心怀希望的女性传记!她用爱与流浪,唤醒灵魂对纯真与自由的渴望!
本书讲述了著名女作家三毛的传奇一生。文字走进了三毛的内心世界,讲述了从三毛的童年时代写起,写她年少的叛逆、写她的初恋、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她与荷西的凄美爱情,以及自杀前后的心理跌宕,把她的幸福、追求、痛苦、挣扎以及几段传奇的爱恋一一展示给读者,深度解读了三毛孤独、敏感、纯真、流浪的生命历程。
三毛名字由来:
三毛父亲为女儿取名 “陈懋平”,“懋”,是在家谱上的排行,“平”,或许是父亲对女儿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期盼。
但是,三毛却觉得“懋”字难写,索性跳过,渐渐地就变成了“陈平”。最后,三毛在教育家陈鹤琴办的鼓楼幼稚园上学,生平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三毛流浪记》,书中的那个世界,深深吸引了她。她便为自己取名为“三毛”。父亲依了女儿,为三毛改了名字。
拾荒,是三毛的梦,即使没有人理解,她自有自己的执着。
她曾在自己的作文中毫不避讳地描绘自己的梦,说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
但是老师却残酷地扼杀了这浪漫的梦,气愤地要求三毛重写。
于是,她偷偷藏起了拾荒者的宣言,用苍白的、千篇一律的文字去回应这同样苍白的世界。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三毛的一生,像火一样燃烧着自己,敏感,热烈,爱一次,伤一次。太多的生离死别,太多的来不及和错过。
亲情,爱情,文字,她的全部生命都依托在这三件事上了,当爱情和文字都幻灭时,她破碎的灵魂已经无处安放。
活得很任性,洒脱,随性,都因为有家庭的支持。她自杀过很多次,都是为了爱情,也一直因为亲情,最后努力的活下去。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三毛三段人生经历:
1962年12月,《现代文学》刊出三毛的处女作《惑》。进入第一阶段,雨季文学时期,代表作为《雨季不再来》。这个时期的文字,无不在刻画那个想要触碰这世界,却又顾虑重重的矛盾内心。这个时候的三毛,认识了陈若曦。顺利进入了中国文化学院学习,意想不到的是,她最终选择了哲学系。
三毛初入文化学院,三毛对舒凡的崇拜甚至到了敬仰的程度,像每个初恋的女孩子一样,舒凡走到哪里三毛跟到哪里,在这场爱情里,三毛爱得很虔诚,也很卑微。可是因为没有达成结婚的共识而分开。接着就是梁光明,三毛和他,或许是两个世界的人,纵是可以擦出爱情的火花,但终不能交付一生。三毛甜蜜又苦涩的初恋岁月,最后,面对感情的决堤,三毛选择了远渡重洋,留学西班牙,开始另一段精彩的生活。
这一阶段的文字,都像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雨幕,有一种朦胧的美感,就像当时三毛那一颗敏感、脆弱、迷茫的心。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游学列国的时光,三毛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男子,他们都带给了三毛不一样的回忆。最后的三毛,选择回到了台湾。
1.1967年,西班牙
爱情面前,无关年龄,24岁的三毛和18岁的荷西在朋友家圣诞节的聚会上初遇,他便对三毛一见钟情。荷西的名字也是三毛取的,本是叫做“祥和”的“和”,“晨曦”的“曦”,和三毛一样,荷西觉得“曦”字难写,最后改成了“荷西”。
荷西平静地对三毛说:“Echo,等我六年,四年大学,两年兵役,然后,我们结婚。”但她拒接了他。
为了使荷西死心,三毛开始与一个家境很好的日本男子交往,而后,为了逃避痴情的日本男子,接受了一个德国同学送的花。
2.1969年,德国西柏林
三毛进入歌德语文学院进修,交了一个名字叫约根德国男朋友。在去往东柏林时遇见了一位德国军官,但终是有缘无分,终是离别。
3.美利坚芝加哥,在伊利诺伊大学法律系的图书馆负责图书分类期间,逃避化学博士的追求回台湾。在阳明山上教书,任职于文化学院、政工干校、家专,教授德语。
三毛,终于撇去了稚嫩和青涩,留下来的,都是岁月带不走的,珍宝般的琼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缘分到了,也终会重逢。或许,每个人从生下开始就是孤独的,直到他们找到了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另一半,那是一种冥冥中的牵引和缘分。造化弄人,三毛和未婚夫阴阳永隔,三毛和荷西的再次相遇,或许真的是上天的恩赐。或许,爱就是放弃自己所想,成全爱人所想。这一点,荷西做到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第二阶段,沙漠文学时期,代表作《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
此阶段,是三毛一生中最灿烂的阶段,就连爱情,也是圆满的。她用一支笔,写尽了自己的幸福。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荷西死后,三毛回到了红尘滚滚的台湾,红尘中的她,笔耕不辍,辛勤耕耘着她的第三个文学阶段——都市玉冰文学时期。期间,三毛不再写沙漠和大海,不再写远方如梦如诗的异域风光,取而代之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情冷暖,就像是夜晚街头的霓虹点点。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第三个阶段,是大陆文学时期。三毛把目光投向了大陆,剧本《滚滚红尘》就是三毛第一部大陆题材作品。
1991年1月4日,三毛自缢身亡,时年,四十八岁。爱情已死,文字已死,不如归去。
生命,不过是一场旅行,如果自己能决定自己的归期,那该有多好。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撒哈拉。”
愿在长路漫漫的人生中,读书成为你对抗岁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愿每一本书都是一道烛光,即便微小如豆,也能在漆黑的夜里,给你力所能及的光亮。
唯有读书,既让你及时审视内心,又让你抬头看到诗与远方。
配图源于网络,感谢原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