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在位期间,有一些日本的海盗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和中国的土豪、奸商勾结起来,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闹得沿海一带不得安宁。历史上把这类海盗叫做倭寇。
后来,朝廷派熟悉沿海防务的老将俞大猷去平乱。俞大猷(you)一到浙江,就打了几个胜仗。可是不久,浙江总督张经被严嵩的同党赵文华陷害,俞大猷也被牵连进来了。沿海的防务没人指挥,倭寇又猖獗起来。朝廷把山东的将领戚继光调到浙江,这个局面才得以扭转。
戚继光,字元敬,山东蓬莱人。戚继光的六世祖戚详原来是朱元璋的部将,东征西讨近30年,最后在云南战死。明太祖朱元璋追念戚详的功绩,授他的儿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qian)事,就是现在山东蓬莱。
1544年,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病死,17岁的戚继光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从此开始了他的军职生涯。两年后,戚继光分工管理屯田事务。。这时候,卫所的军丁大多逃亡,屯田遭到了破坏,海防受到很大影响。戚继光了解了这些情形,进行清理整顿,很快收到成效。
戚继光调到浙江抗倭前线以后,发现军队缺乏训练,临阵畏缩,根本不能打仗。于是提出创立兵营、选兵、练兵等具体办法。一年后,倭寇进犯舟山,他奉命进剿,大获全胜。
戚继光在上级官员的支持下,到义乌招募了四千名年轻力壮的农民和壮士。接着,他对招募的士兵进行严格训练,效法岳家军,终于建立起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劲旅戚家军。
1561年四月,倭寇聚集了一万多人,驾数百艘战船,又一次大举侵犯浙东的台州和温州,骚扰大片地区,声势震动了整个东南。戚家军迅速出击,先在龙山和雁门岭打败倭寇,接着驰援台州,在台州在上凤岭设伏。戚家军士兵每人执送松枝一束,隐蔽住身体,使倭寇以为是丛林,等倭寇过去一半,立刻发起进攻。士兵一跃而起,居高临下,猛烈冲锋,全歼了这股倭寇。台州的战斗历时一个多月,共斩杀倭寇1400多人,烧死溺死4000多人。戚继光因功升为都指挥使。
这时候,福建沿海倭患严重,福建巡抚向朝廷告急,戚继光奉命到福建抗倭,仅仅三个月,就荡平了横屿、总兵官,镇守福建全省及浙江金华、温州二府。
后来,戚继光就变成了救火队员,和倭寇抗击于泉州、漳州、兴化,仙游等,差不多歼灭五六千人。
接着,戚继光又在同安、漳浦两地指挥戚家军大败倭寇,使福建境内倭寇平定下来。1565年以后,广东总兵俞大猷官复原职,戚继光任副职。经过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将领的努力,以及沿海军民的浴血奋战,到1566年时,横行几十年的倭患,终于得到了基本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