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早又起晚了,两遍闹铃都没把我吵醒,醒来收看直播时已经7:10分。最近因为服了些中成药,对睡眠有帮助,睡得比较踏实。
学习指导师、语文名师杜老师分享她任教的国际学校的教学情况和语文学习的经验。一年10万左右的学费她说不算高,被李老师打断了。哈哈!
看到安徽学员群里数学名师段老师说:怪不得杜老师说一年10万学费不贵,她积极报名学习,原来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她的学生和家长。安徽当地工资收入不高, 收入水平和圈层限制了自己的思维。王老师附和着她说: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了,不过好在已经走在学习的路上了。哈哈!收入水平和圈层会限制人的思维和想象力,确实有点道理呢。
2、连麦语文名师杜老师
李老师:家长千万别做“批斗士”,要成为“鼓风机”。新高考后语文学习要生活化,不能再死记硬背,越来越重视学科思维和开阔的视野。语文教学有哪些变化?
杜:公立学校感觉有点死读书、读死书,现在可能有所改变。时代在发展,私立学校学生信息来源更丰富、视野更开阔,在写作上会有更多思路。
李:语文学习生活化,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父母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杜:目前社会上的各种“瓜”,都会拿到课堂中去讨论,引导孩子多角度思考,更好的做好自己,获得幸福人生。关注实事和新闻,在写作上能够保持时代感和新鲜度。
李:语文学习都是日积月累,还需要研究下考试的规律。思维+信息量+能力,每个孩子学习语文都能提升。目前有生命大语文的概念,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其中。人情练达即文章。很多家长着急,想搞几个硬招、几条干货快速提升,有好的方法吗?
杜:学习是急不得的,速成之后很快会忘记、还给老师,学习并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把知识变成能力滋养自己的人生。学习可以慢一点,细细品味体验,生命的体验,生活的体验。生命的成长、能力的提升,需要一点点的积累,内化为自己的状态和能力。
李:语文学习需要进入画面,理解作者、感受故事中的喜怒哀乐。用字词拼作文是拼不出来的,好作文是对生命、生活的体验。怎么提升语文成绩?
杜:1)语文学习离不开记忆;2)答题有规律,思维的结构化、答题的程序化。
李:得语文者得天下。抓好四件事:练字、阅读、积累、写作。积累很重要,需要久久为功。练字影响卷面分数和自信。
杜:保持孩子的积极情绪,有助于提升学习成绩。方法上给指导、有空多陪伴、培养结构化、程序化思维,作文有东西可写。让孩子爱生活、爱生命,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文字有理解能力,再给予结构化、程序化上的指导,写好作文不是太难。对生活中的鲜活事件有体验、有感受、有思维,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作文就有东西可写了。字很重要,给的卷面分数会很高。
李:语文学习分块整理、分块复习很重要。素材整理有什么要求?
杜:要求学生积极关注实事,素材积累贯彻始终,同时分享自己关注的大事件、大人物并解读,和写作挂钩,在什么题材上可用,梳理总结,培养多线思维能力。
李:对学生上课记笔记有什么要求?
杜:记关键词,而不是一字不差的记,减轻很多笔记负担;学会用自己的话去整理、总结、概括。
李:理科很多题目情景化了,阅读理解有问题的话会影响答题。语文越来越重要了,跳出语文来学语文,学语文就是懂生活、爱生活,欣赏每个人,成为人生幸福的传递者。
3、贠老师:(高中语文特级教师,连麦嘉宾)
非常赞同两位老师刚才分享的内容。从李老师处了解了积极心理学,很受益。语文学科重要任务是带动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有积极情感,非常重要。热爱生活、生命,在课堂上和作者有情感共鸣,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已经算是喜欢上语文了。
阅读、积累、写作都需要,记忆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梳理总结,找出不懂的地方,共性问题在课堂解答。课堂上注重分享,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可以模仿加深记忆,或者见字出图、重点字连句等都很好。
现在课堂上做三件事:1)课程导入很重要,首先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2)设计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3)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就会喜欢上语文。语文不光是学习,还对学生的生命状态有很大影响。
4、杜老师报名了动力引导师和学习指导师课程,刚推出的动力引导体验营又报名了。她分享了自己学习课程时记的笔记,用的是康奈尔笔记法,还在使用李老师教的“321”输出方法。学了课程很受益,能够接纳尊重生活中的更多人和事。今后还需要长期浸泡在学习氛围中,持续学习成长。
李老师:杜老师已经把所学和生活融为一体融会贯通了,可以总结为从教法~学法~活法,再到道法~心法。
杜:特别赞同李老师的总结,不是老师教的技能有多高,而是老师活出自己的生命状态,用自己的状态影响和引领学生。
5、连麦
1)昨天才连麦的妈妈抱着孩子一起出镜,听李老师话去看了妈妈,觉察反思到自己又在要求妈妈了。今后不再要求别人,反思自己,先活好自己。听直播很长一段时间,做好了准备才连麦的。
听了今早杜老师的分享,很有收获,自己不能帮助到孩子是因为不懂怎么做,还需要继续学习。
2)妈妈带着孩子一起连麦,孩子说:语文老师有点凶,做一点不好的都会批评惩罚;数学老师对成绩不好的、上课不好好听的学生会打骂,有时没做错也被老师打一下。
杜:自己孩子8岁,上三年级,和小朋友遇到同样的问题。
老师想让每个孩子都做好,做好了老师会很高兴。批评孩子其实是想让孩子都变得更好,只是方法不一定好。被老师批评,每个孩子都会不舒服,除了不舒服还可以想想有什么样的办法能让自己做得更好,以后不再被老师批评。相信老师,相信老师都是希望让孩子变得更好。
李老师:再教2招面对老师的批评,1)左挡右吸,伸出左手把老师不好的地方挡住,老师也不完美,也会有情绪,把不好的还给他;伸出右手,老师身上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把老师身上好的吸收过来,把老师教的知识吸收到自己身上,让自己变得更好。
2)想象自己把有点凶的老师变成可笑的、有趣的人,比如变成动画片中的人物熊二,再看见老师就感觉不一样了。
两位语文老师分享的非常棒,很受益。离开学校很多年了,语文学习和我上学时应该有了很大的不同了。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学习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