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阳明书院的游学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大兴安岭腹地的鄂伦春民族博物馆,了解了这个生活在中国北部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鄂伦春族的历史、生活习性、民族特征。
2018年7月25日阳明书院暑假游学课堂实录及点评随后又参观了鄂伦春地质公园,走进拓跋鲜卑祖先的繁衍地——嘎仙洞遗址,置身于曾经问鼎中原一百多年的北魏先祖栖居的洞穴之中。
2018年7月25日阳明书院暑假游学课堂实录及点评在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加漠公路上,司机杨师傅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驾驶,需要稍作休息,于是,大家在路旁的一条小路上以地为席、以天为帐,席地而坐,老师为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
2018年7月25日阳明书院暑假游学课堂实录及点评老师提问:上午我们参观了鄂伦春民族博物馆,鄂伦春族是一个传统狩猎民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狩猎的本领已经逐渐衰微,其民族特性也日益与汉民同化。这是为什么呢?
杨嘉乐:与汉民杂居。
老师点评:有道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交通的越加便利,人们的生活成本随着下降,鄂伦春族从深林中走出来,可以不用通过狩猎捕鱼来维持生存,无需为制作一件兽皮大衣而狩猎缝制。同时,他们还学会了赚钱,比如在我们刚刚去过的博物馆,旅游景点,他们可以通过出售工艺品赚取更多的钱,所以自身的民族特性也就逐渐衰微了。
2018年7月25日阳明书院暑假游学课堂实录及点评老师提问:我们穿行于广袤的大兴安岭腹地中,被郁郁葱葱的森林和清澈见底的河水那澎湃的生命力所感染,我们为自己的祖国由衷的自豪。但是,我们也惊骇于另一种奇怪的现象,即此处人烟稀少,人迹罕至,几百里的途中只零星坐落着几个小镇。那么,你们应该如何守住这片广袤的土地,甚至如何开疆拓土,寻找回我们曾经丧失的那些祖先浴血开辟的大好江山?
樊茗轩:让自己强大起来。
老师点评:说的好。心有多高,天有多高,这里天高云淡。眼睛能看多远,草原林海就有多远,这里青山绿水少人烟。王阳明宗师说心外无物,大概就是说天地有多大,在于你的眼有多远心有多高。
游学的目的就是打开你的眼界,放开心的束缚,志存高远。还有祖国的草原高山林海河流都是祖先的遗产,都是祖先风餐露宿抛洒热血得来的,不了解何谈爱,不爱何谈为之奋斗终生。愿我祖国寸土不再失,愿我祖国早日收复失去的国土。
2018年7月25日阳明书院暑假游学课堂实录及点评老师提问:我们还去了嘎仙洞,这里是中国北方一个重要民族——鲜卑族的发源地。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位于大兴安岭腹地一个小小的洞穴里,曾经繁衍生息着一个后来入主中原,并影响中国政治、文化、艺术一千多年的民族——拓跋鲜卑。从嘎仙洞,那个阴暗潮湿的山洞到雄踞中国北方一百多年的强大政权,你们看到了什么?对你们自己有哪些影响?
范佳琳:他们逐渐变得强大了。
老师点评:对,鲜卑族先祖起源于中国北方大兴安岭的嘎仙洞,后来经历三次南迁,第一次到达大泽,第二次迁至大同,第三次最终迁至洛阳。鲜卑语的南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一路南迁中,完成了重要的历史性转变,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并积极主动的进行改革,吸收汉族的优秀文化,改国姓为“元”,逐渐汉化。鲜卑族的南迁给当时的中原大地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极大的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小小的发源于洞穴中的部落民族,虽然最初非常弱小,但经过长期的励精图治与坚持不懈,最终会成为统治北方的大国——北魏。正如松花江,一条绵延几千里,奔腾不息的大河,其实起源于一潭天山池水,所有的大江大河亦如此。所以,你们如果想要强大,无论你曾经如何式微弱小,名不见经传,只要你要像鲜卑族一样不屈不饶地坚持进取,有朝一日定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18年7月25日阳明书院暑假游学课堂实录及点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