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等什么?”
“等一切尘埃落定。”
“定了吗?”
“……”
1
蝉鸣聒噪了整个夏天,高考结束后的第15天。母亲看着程诺的志愿表始终空空如也,不禁发问。
“你看看A大,虽说不是国家重点,但教学资源还不错。”
“还有B大,刚建成的新校区,风景也好。”
“C大也行啊,离家近,省去来回折腾了”
……
“妈,我想复读。”她低着头,声音小到连自己都听不见。南方的夏天,燥热难安,空气中混杂着枯木败叶的腐味,矛盾在空气中氤氲发酵。
母亲挥动着的手臂渐渐从空中落下,她放下手中被翻得起褶的报考指南,侧过身去。
“高中三年,该努力的努力了,该花的钱也花了。再来一次,你又有几分胜算。诺儿,家里再经不起折腾…”
母亲逆着光,孱弱的身影打在冰冷的地板上,程诺看不清她的表情。
窗外,落日的余晕浸润了半边天,晚霞向天际蔓延,将这座繁华的都城层层包裹,而程诺心中住着的那座空城却备受啮食。
2
那些日子,恍若如昨,所有的悲欢,与你无关,与我无关,只与试卷上的红对勾息息相关。在数理化铺就的长路上摸爬滚打,在声势浩大的排名阵列中潮起潮落。
最后一次模拟考,同桌戏谑,“程诺,这下你该满意了吧,最后一次大圆满。”程诺没有说话,她知道,6月17日之后,那才会是最后一次大圆满。
临近深夜,程诺面对着成绩单坐在昏黄灯光下。她卷起袖口,试图在手臂上寻找自己曾经失败的印记。并不是所有落寞和失败都可以言说的,每每这种时候,程诺会卷起袖口,狠狠地在手臂上留下牙印,看着这些印迹由红变紫,直至渗出血丝,然后结痂、脱落,最终只留下一些或深或浅的疤痕,甚至消失不见。偶尔有人注意到它们,也只不过被程诺用几句话便搪塞过去。毕竟,“只是些不起眼的伤痕罢了”。
或许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程诺才能感到痛楚,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中焕发精神,满血复活。她自己调侃到,“这样陡的路,不开挂,一个人怎样撑下去?”
无数次,她捣烂所有的情绪,用浓稠的夜晚来稀释冲泡,再悄悄咽下去,取悦自己。
被视作太过偏执与消极,程诺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渐次离去。
朋友A说:“即使最后不能成功,但只要回想起自己的奋斗历程,也会温暖备至。”
程诺:“可是只有成功者的回忆才会被贴上有意义的标签。至于失败者,谁又会往自己胸口插刀去回忆辛酸往史?”
B说:“要做一个乐天派,难过的时候看看天,蓝蓝的天可以给你包容性。”
程诺:“可天是白的。”
程诺不快乐,快乐的人,天空是蓝的,理想是满的,奔跑的道路是阳光普照的。
夜深了,六月的夜晚不知怎地让程诺觉得寒冷。她蜷缩在床上,用毯子将自己紧紧地、紧紧地包裹,她多想有个梦,在梦里,有微笑,有蓝天,还有阳光普照。
3
如果说,欲望是一口深井,于程诺而言,自己像是花十八年填一口井,十八年不满。
似乎真的是一语成谶,高考的落败,让之前的一切顷刻间变得毫无价值。高考前的每一次伏案疾书、挑灯夜战再无温存可言,它不过以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揭开你结痂的创口,在其将愈未愈之时撒上焦盐予以警示,美其名曰:“直面人生。”
他们说,高考后的暑假,阳光是西瓜味的;可程诺尝到的只有苦涩,那样分明。
午后,程诺斜倚在窗台上,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快地跃动,在如潮的简讯中,一个陌生的号码格外扎眼,内容只有短短一行
“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
4
三个月后,在A大的讲堂里,台上灯光闪耀,台下人头攒动。作为新生代表讲话,在演讲末,程诺压低了嗓子,一改前态:
“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却不意味着随波逐流。”
程诺强忍着没让眼泪夺出眼眶。台下,掌声如潮。
连程诺也记不清自己是怎样抱着复读的心态,鬼使神差地来到A大,千迢路远。
说接受现实也好,窘境所迫也罢。生活不及童话,缺少太多的大圆满。童话中,王子捡起了灰姑娘的水晶鞋,白雪公主在重获新生的同时又拾爱情。可现实呢?高考失利就是高考失利,没有母亲的转念和应允;陌生号码只是陌生号码,没有后续的鸡汤和温情。
天空在九月份会变得澄清。北方的秋,风里能嗅到一股树叶的清香。程诺坐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午后的阳光穿过枝干的一丝丝光影,泼洒成一地,星星点点。
樟树遍布的校园,烫金封面的诗集,零星寄来的信件…一切都按着她预想的轨道进行着,生活,“不是很好,但也不坏。”
一旁手机屏幕亮起,程诺心里不由得一颤,还是那个陌生的号码,或许说已经不再陌生。不同的是这次却有满屏的文字,是海桑的短诗:
“你呀你别再关心灵魂了,那是神明的事
你所能做的,是些小事情
诸如热爱时间,思念母亲
静悄悄地做人,像早晨一样清白”
放下手机,程诺发觉,窗外的阳光似乎更亮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