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503195/65d206096a6aece5.jpg)
重阳节活动圆满。
20个节目,从9:30~11点, 场面热烈有序。 找了好朋友来摄影, 安排了自己团队的一个做录像, 三角架一支, 相机、手机并用, 还包括了后期《小片儿》的制作。
横幅是物业给挂的, 还有一个养老中心也送来了一条横幅。 街道主任,物业经理闻訉到了现场, 街道上还给每个人准备了一支单包的康乃馨, 这是我之前没想到的, 还真被温暖到了。
我们是9点进场, 8:40队友和朋友来我家拿花篮和水果筐, 我提音响和盛绒花的盒子, 把拿不过来的一束鲜花放到对门,拍拍门让她走的时候拿上。
现场王美香又把昨天勾的绒花给我和青儿每人一朵, 戴在胸前很增色。
主持人一袭丝绸旗袍,合体雅致, 与她当下的状态融合。 再看今天到场的大部分也着旗袍和长裙, 质料和样式比上次活动上了个档次。 活动不断的加强,审美也随之提高。 实际都不差钱儿,差在审美力。
一张排椅上,薛淑芬买了满满一大盘子冬枣, 还有一盘橘子, 让她买一样,她偏买了两样, 对活动的热心和支持可见。 我买的三代小金桔, 不带一点儿酸。 王美香来的时候忘了拿花生,又返身回家去拿, 这是她自做主张让老伴儿去买的, 一颗炽热的心温暖全场。
演出开始,满场彩带飞舞, 还有人在乐曲中加进了鼓点和敲盆声, 给欢快增加了活泼和调皮。
这次走秀是空前的好, 走的多了,脚下有了乐感, 身体和神态都能放松舒展开来, 并且能把微笑展现出来, 看了让人感觉很舒服。
三句半《夸夸老王她们仨》现场效果挺好, 田淑玲的开头忘词儿,自己忍俊不禁,反倒成了调动全场情绪的亮点。 李乃玲的半句夸张又活泼, 逗的观众不断的哈哈大笑。 仨老王有两个在现场观看, 另一个因为有事在外地。
《爱在纳木措》是赶排出来的, 雯婕和东兰她们晚上在广场上排练, 一遍一遍的矫正动作, 演出很成功。
夫妻搭档的两个节目都很出彩, 杨月玲的独唱和口琴伴奏,唱的好,吹的也好。 魏老师老两口的彩带舞, 和谐优美, 看得出他们台下是下过功夫的。
杨岳老师对活动很热心, 我们排练大合唱的时候他跑回家拿来乐器伴奏。 还把自己写的三句半主动组队排练, 四个伙伴中有两个是八零后, 他们表演的都很有激情。
薛淑芬带领的广场舞32步, 本来是给自谦不会唱也不会说的拍友们准备的, 结果不耽误自己下个节目上场的演员们齐呼啦的上场助演, 竟然跳的个意犹未尽, 效果非常的好。
80后所有人本次的表演都可圈可点。 宁大姐自创的诗朗诵, 既有韵味又感情饱满, 有待在家里的居民说从窗上看到也听到了她的朗诵。 大姐大四个人的顺口溜儿《18多好》, 一拿到台词,四个人就很认真的练起来。 站在舞台上大方 得体, 不用说话,她们就成为了我们的榜样。 小合唱《北京的金山上》深情中透着少女的活泼, 这是她们那个年代的歌曲, 青春洋溢。
太极拳、扇、刀 三个节目表演的整齐划一, 把太极的柔韧、刚建,演绎的充分而清晰。 他们确实是下过真功夫的。
要说高潮,还在口琴独奏大家的舞蹈上。 邓先生的口琴独奏第一首曲子是中三, 第二首曲子很欢快, 在场的人几乎全进场舞动了。 脚步轻盈,舞姿翩跹, 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 不同的舞姿,共同的欢乐。 这是在别的地方找不到的,陶醉的、沉浸的、忘却一切的舞蹈。
《18多好》, 上场的是四个人, 排练的时候马老师没来, 今天她来了,一个劲地说:"我是老五,我也要上场。"遗憾的是没有她的台词, 魏老师安慰她:″你才刚80,我们都是85以上和90的, 你排不上老五。 等你长大了再上台吧"。
大合唱全体都很激昂。 歌声很有气势。
活动很圆满,只是主持人李青这次被我害的有点儿惨。 她连续六天参加培训刚回来, 咳嗽,嗓子沙哑。 我着急担心她能不能担纲相隔一天的主持,晚饭后拿着火罐去给她拔罐, 结果在后背上给烫起了四个泡。 就这样她也没耽误拿到节目单后,把节目从头串起来。 并以饱满的热情把活动烘托到最佳状态, 只有我知道,这其中有她对痛痒的忍耐。
秋阳洒满广场, 温暖着每一颗火热的心。 三二一, 微笑定格在此刻。
回过神儿来想想也有遗憾, 是属于美中不足的小瑕疵, 再搞活动注意就是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503195/c252515deaa2fc2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503195/ff3ed02e85d43ae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503195/3d35cfa704a24c8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