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于各一线城市的人们,在外奋斗了一年,纷纷回家过年。
不管在外面混得怎么样,回到家乡总有一股安心感。
感觉睡在自己的床上,走在自己的路上,脚底下生着根,踩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就是踏实,哪个角落都熟悉,与这里的人和物有着一种独特的连接方式。
然而还没充分感受到年味,就即将踏上返程之路。
根据数据显示,背井离乡的人们多数会去这几个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
过完年你还回北上广吗?阶层固化下80、90后的焦虑人生一、为什么要去北上广?
在数据的背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其本质原因就是:
社会阶层固化的大背景下,身处一线城市有更大的概率来叩开阶层攀爬的大门。
毋庸讳言,人群已经按各自的位置和资产分了阶层,网上有一个划分模型可供参考:
模型是金字塔型,越往上人越少,分为三大层9阶梯,我们各自找找自己的位置。
过完年你还回北上广吗?阶层固化下80、90后的焦虑人生
上流社会:
第1级:以主要领导们为代表,与第2级的区别是他们对全国局势有控制能力,能引领潮流和趋势。
第2级:以实权干部、退休委员、大权贵、大富商为代表。
和第3级的区别是2能影响国家政策,3不能。随着前一波房地产、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有一群新人进入城堡并迅速形成了新的壁垒。
过完年你还回北上广吗?阶层固化下80、90后的焦虑人生
第3级:各行各业各个区域顶尖的杰出人物,大企业老板、大明星、著名专家。
他们通常都获得了国家级的平台,拥有XX委员或XX代表之类的身份。和第4级的区别是他们能在某个地区或行业有绝对的影响力,并且和上一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上3级可以定义为上流社会了。
中产阶层:
第4级:比如高级职业经理人。
他们与第5级的区别是,圈子或资产远远超过了第5级,而且有极大的增长速度,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强。获得了上一级的提携和支持。
第5级:公司中高层、教授、小企业老板、权威医生、著名律师等等。
他们往往符合以下至少1个条件:
年收入≥60万
净资产≥1000万
名下拥有一线或省会城市的3-4套房子
他们和第6级的区别是,他们有自己的事业,所处位置和平台不一样了,可以放心地让老婆在家专职照料孩子,而6还只能说是打一份工而已。
第6级:大多数正规大学毕业后即进入这一层,受了正规的教育,年收入10-60万,拥有1-2套房子,大多数的状态是正在还车贷或房贷。
“过完年,你还回北上广吗?还是回家乡发展?”
为这个问题苦恼的基本上处于上述模型的中层。
按照现代经济学观点:
阶层逐渐固化,晋升通道越来越狭窄,马太效应下,强者愈强,大城市资源和机会更多
对于中产阶层来说,或许依靠着一线城市的机会和资源,叩开阶层攀爬大门的概率更大。
我们来看一看中产阶层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二、中产阶层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从经济收入来看,他们基本上处于上述模型的中层。
从年龄来看,他们主体是80后和90后。
从空间上看,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集中流向北京、长三角、珠三角。
他们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享受了物质丰富时代。
他们是天降大任的一群人。
他们在过去的几年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2014万众创业,辞职卖房,为国创业
2015股市动荡,熔断机制,为国接盘
2016楼市去库存,加杠杆买房,为国负债
2017政策开放,喜迎二胎,为国生娃
2017经济增长乏力,消费升级,为国买买买
他们甘当韭菜,依旧坚定前行。
他们像是卷入了社会化生产机器中,成为了其中一个链条,必须不停地劳动以推动这台机器的正常运转,一刻不得闲。
他们的心态已经逐渐变化。
无处安放的焦虑
就像我们的邻国日本一样,打小生活在物质丰富世界的一代长大后,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层级固化严重的世界,那他们会觉得努力没有任何意义。
不婚、不生、不买房,是日本年轻人普遍的状态。
这就是日本的“断舍离”最近几年很流行的原因
我们也极有可能进入低欲望社会。
住房、教育和医疗死死地压在了中层的身上,多少人,几十年的努力就是为了还一套房子的贷款,要是家人一不小心生个重病,极有可能就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小心翼翼、瑟瑟发抖、如履薄冰,可以说这12个字就是他们的写照。
当他们一无所有的时候也许还不一样,一旦拥有了一点,哪怕只是一点,就开始患得患失了,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立刻陷入到要失去这些东西的无边焦虑之中,越是一路正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身份标签贴得越重,这种焦虑感就越强。
高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狭窄的上升通道又让他们充满了无力感,于是开始流行起了丧文化、葛优躺、佛系青年,宁愿养一只孤独的青蛙。
下一步,由于这一代人特殊的独生子女政策,他们将来必将面临新问题:养老。
10年之后
他们的父母基本进入养老阶段
他们的孩子正处于黄金成长时期
而他们自己也许马上就要面对中年危机。
可以想象一个画面,一对夫妻在二胎政策下养两个小孩,赡养着四位老人,男人常年在北上广奔波,老人生了病,女人在医院伺候左右,寸步不离,其他老人在家无人照看,只能狠心送养老院。男人恰好面临职业瓶颈,处于中年危机的他正苦闷着,刚从养老院门口走出想抽根烟,这时接到了学校的电话,班主任质问为什么小孩不参加周末的兴趣班学习,别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赶紧来交钱。
过完年你还回北上广吗?阶层固化下80、90后的焦虑人生
一句话总结: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中产阶层,是最大的生产力,也是最大的消费力,他们燃烧自身的青春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直至精力消耗殆尽。
三、 新时代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每代人有每一代人要面临的问题,然而历史总是相似的。
上世纪有一位90后给出了他的答案。
大大小小的军阀端着枪杆子抢地盘,他们认为城市就是政治和经济的中心,掌握了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就能控制大局。
上级领导也三令五申让他去打大城市,而他面临的情况是:
部队打散了(许多人当了逃兵)
没有好的武器(以枪为主,还有一部分梭镖)
没有钱(部队发不起工资)
整天被人追着打(除了正规部队还有当地土豪武装)
他带着部队跑到了两省交界处,两不管的地带,通过老朋友联系上了当地的土匪,约了大当家见面,见面之后并没有看不起别人不是正规军,也没有搞黑吃黑。
而是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充分肯定了他们“劫富济贫”的革命性,夸奖了他们“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游击战术,表示自己由此想到,在敌人力量最薄弱的地方,搞武装割据,建设根据地,扩大实力,再反过来包围城市,从而夺取天下。
大当家震惊了,自己这点打家劫舍的勾当居然还成了正义的,打游击还成了方法论?自己当年拉队伍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这么去鼓动别人啊,理论水平就是高啊。
于是恰恰是因为没有去大城市硬碰硬,他保留了实力;
在农村发动斗地主分田地,又发挥了自己的农运大王的优势,搞运动驾轻就熟;
分了田的泥腿子纷纷参军,兵源充足,加上合并的土匪和其他部队,整合了武装资源;
在“反围剿”战役中,每次都结合有利地形、群众通风报信,实现了在局部战场的相对竞争优势。
过完年你还回北上广吗?阶层固化下80、90后的焦虑人生
其实道理很简单,要懂得转换思路,不要以弱攻强,而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和资源所在,发挥自己擅长的,形成相对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局部战场的胜利,一个又一个局部胜利,才能帮你赢得整体胜利。
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要不要逃离北上广,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到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据地、建立自己的优势和护城河。
换一个思路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比如这么多的人才纷纷往北上广跑,他们留守后方的老人家需不需要照顾呢?他们这么忙肯定没时间,你帮他们做好养老服务是否可以呢,小孩子出生了,是不是需要好的教育以及针对兴趣的培养呢?教育、医疗、养老,还有更多的问题等着。换个思路,能做好这些服务,去北上广的人不都是给你打工的么?
比如有人说:“人生最宝贵的是自我认识,学会看菜下饭,奋不顾身出去闯,混不好就不回来了,本质是对社会没有清醒认识,有几个同学主动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回到小县城,现在老家数得上的产业都是他们在做,人生战场赢在降维打击,根据自己的维度、优势,来选择战场。”
比如说木桶理论,非得要求我们补齐短板,事实上如果把精力放在加强长板上,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短板找人合作,是不是效果更好呢?
过完年你还回北上广吗?阶层固化下80、90后的焦虑人生
新时代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其核心就是:
1) 了解清楚自己的擅长、优势、劣势,以及现有的资源,老老实实做一个自身SWOT分析
2) 结合自身的强项,资源,扬长避短,形成局部战场优势和相对竞争力
3) 交换,优势到了一定程度,可以作交换,换回来自己需要的
4) 积累,把时间当朋友,发挥复利的作用,积小胜为大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