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黑塞与玻璃球游戏  之一

黑塞与玻璃球游戏  之一

作者: 已阅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7-14 19:28 被阅读0次

从春节开始,黑塞的书陆陆续续、间断地看了几本。

看书的过程中,总会把他和托马斯·曼以及茨威格联系到一起,三张不同的脸孔,却呈现相似的睿智、优雅、深沉和克制。我猜想,他们作为欧洲旧时的精英,生存在同样纷乱流离、思潮交替的时代,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对天性敏锐的作家身体和精神上产生巨大深刻的影响,造就了作品中不约而同、似曾相识的气息。

在这三张脸孔中,我最喜欢黑塞的面容,沉静、安宁,还有一种柔和,既有西方知识分子的理性和高贵,又有东方哲人的谦恭和含蓄,仿佛基督徒和佛教徒的混合体。看那清瘦的脸颊,闪烁着幽深光芒的眼睛,还有紧抿的嘴角两侧深深的纹路,虽然是一张老人的脸,却蕴含着一种灵动,没有丝毫混浊和颓态,像一口古井,映照过日月星辰、天光云影、飞鸟戏蝶,终于静水流深、波澜不惊。

黑塞的书,有相对简单的,也有略艰深的。譬如《悉达多》,用小说的笔法描绘了东方那位著名的佛教圣徒,行文如诗如画,清澈明朗得像山间溪水。《玻璃球游戏》由一个长篇和三个短篇组成,仿佛是克乃西特的前世今生,境遇不同,魂魄相牵,精神气质始终一脉相承。从少年、青年,到中年、老年,世俗和精神的两个世界时而泾渭分明,时而错综交缠,冲突和矛盾来自内心。制度、规则、历史、文化、政治、责任,这些字眼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对于克乃西特,它们比任何人都切近。

一个人要追求什么?

如何在矛盾中平静内心?

如何主动肩负起对历史、对他人的责任?

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

能不能学会放下,舍得放下?

克乃西特给了我们答案。

但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思索的。

相关文章

  • 黑塞与玻璃球游戏  之一

    从春节开始,黑塞的书陆陆续续、间断地看了几本。 看书的过程中,总会把他和托马斯·曼以及茨威格联系到一起,三张不同的...

  • 《荒原狼》

    《荒原狼》黑塞可以成为很多人真正的人生导师。虽然只看过两部黑塞的作品,《玻璃球游戏》和《荒原狼》。但每一本都是近乎...

  • 《悉达多》读后感

    《悉达多》的作者黑塞,他的《玻璃球游戏》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在他所有作品中,黑塞试图以某种圆融统一的境界来调和甚至包...

  • 读黑塞《玻璃球游戏》01

    黑塞的小说读过几本,有《悉达多》《德米安:少年彷徨时》,这次从图书馆借了这本《玻璃球游戏》,这是他晚年的最后一部长...

  • 读黑塞《玻璃球游戏》02

    究竟什么是玻璃球游戏?读小说之初,这一直是我的一个疑惑。 其实,这游戏并非如我们现实般了解的一款游戏,比如最开始我...

  • 有个问题

    首先爱上黑塞的《悉达多》,而后是其早期著作,最后是苦逼的《荒原狼》、《玻璃球游戏》……他的两大巨著《荒原狼》、《玻...

  • 2021-09-08《在轮下》

    生活会让你失望,但黑塞不会。这部《在轮下》,很像是一部去掉了魔幻属性的《玻璃球游戏》,其中对于社会和教育的思考都是...

  • 读书随笔6月5日

    “一座建筑,其中的每一块砖头唯有在整体中才具有自己的意义。离开了整体便无路可走。”——黑塞《玻璃球游戏》 对于有些...

  • 书摘两条:黑塞《玻璃球游戏》序

    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明天可能即将遭受摧毁的世界上,他却如此细心雕琢、组合、推敲自己那些小小词汇,因为他的作为与那些今...

  • 黑塞作品必读:悉达多 玻璃球游戏

    黑塞生平及创作年表 1877 7月2日赫尔曼·黑塞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州的卡尔夫。父亲约翰内斯·黑塞(1847—19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黑塞与玻璃球游戏  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ui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