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莫道随言

莫道随言

作者: 昉之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18:09 被阅读0次

晚上,父亲来了电话,声音里透着疲惫,我似乎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其他的意味来,对一生到此时的碌碌无为感到了些什么吧。

父亲在我的感觉中自我是淡薄,用另一角度上来说是有些讨好型人格倾向的。

年轻时为家中的债务负重前行,而后为其弟婚姻的操办付出。最后父亲自己到此时应该感到了其重若山岳的虚无感吧。

我想起了《都挺好》中的苏大强,是一条有别于苏大强的路,当原初生命力的蜷缩在无意识地使用相对低级心理防御机制后,往往会使其转向自身,从而自我攻击,容易抑郁。

通话的父亲最后说,将近些天的笔记给你爹我看看吧。

那时我的感受中出现了位步履蹒跚于上山坡的老人刚拾起林间一木枝拄来前行。


今日发薪,夜里下班走了条新路绕了一圈来到那条吃饭的街道,吃了碗冷面大失所望后在下首一家买了份炒饭打包带走,差不多五公里的路程到公司寝室,这是个意外正如那冷面,还有的是穿着拖鞋的脚磨破了皮心情大恶,如吃泡面——自己的第一口总是那般爽口可碗中见底时确又想着吐的干干净净才不辜负。

一会儿还是去卫生间吐一下吧,经济学不是有句话吗,沉默成本不是成本。对于有过饥饿经历的个人来说,似乎心理学的损失厌恶很有道理些。

………………。


相关文章

  • 莫道随言

    最近的心情有如被青楼妈妈比着去做人肉生意的清倌人。 《千刃千眼》,是有趣的。 皆言一千人眼中便有千种哈姆雷特,可作...

  • 莫道随言

    晚上,父亲来了电话,声音里透着疲惫,我似乎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其他的意味来,对一生到此时的碌碌无为感到了些什么吧。 父...

  • 莫道随言

    朦胧诗代表作之一,《致橡树》,作者舒婷。 它其中有句是这样说的,“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首诗通篇仿佛...

  • 莫道随言

    家庭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影响极大,家里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对人格面具。成对的人格面具中,一个是家庭成员的内化(客体面...

  • 莫道随言

    《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的内容,处处都可以看见女性主义的冲击痕迹。光是从形式上看,要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私密关系、内心...

  • 莫道随言

    @朵朵云 在我们可爱阿姨的文章中: “你看到的就是你。你看不到的叫存在。” 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在姨的文章中...

  • 莫道随言

    看书是需要历史观的,这便像画杨桃一般。 在楚汉争霸时,有个人的出身似乎是个谜,韩信。 他的奇怪之处在于,何以拜大将...

  • 莫道随言

    精神病学。 最近看的一本书,《沈渔邨精神病学》。 精神病学有两大基础,一为生理——神经科学。二为心理——心理学、社...

  • 莫道随言

    荣格自己的人格面具曾经发展到了顶峰。他在《红书》开篇有言,自己40岁时已经名利双收。他当时已经是国际顶级精神病学家...

  • 莫道随言

    以“女为男用”为根本的性别角色规范; 这是潘绥铭与其学生合著《性之变》中的一段话。 这是中国人于1919年前的性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道随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un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