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原拍】
(1988年) (1988年) 观绿路和诗书路交界处,曾有两栋1946年开始兴建的建筑物,即金陵台和妙高台。可惜在2013年被开发商强行拆毁。观绿路上原有广州市的首个灯光夜市,服装业非常兴旺。但1987年,人民路高架路落成,观绿路灯光夜市也因修引桥而被拍拆除。现在的观绿路,已不复繁华,变为相对宁静的一条道路。(2017年) 1920年,市政府拆宫禄巷扩建成宫禄路。因大学士方献夫府第原在此处,故名。1965年,改称观绿路。(2017年) 早在6世纪20年代,这一带已成商业聚集区,印度高僧达摩在此登岸传教,因而得名”西来初地"。明清时期,随着接待外国使者和商贾的怀远驿(在今下九路南侧)的设置、大观河的开通,以及十三行成为广州对外贸易重要口岸,商贸日益兴旺,一时间各国、各地的商贾云集,成为广州最大的商贸集散地。(2017年) 上下九路步行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俗称西关)的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之间,是广州市三大传统繁荣商业中心之一。全长约1237米,共有各类商业店铺238间和数千商户。(2017年) 后来十三行被火焚毁,商业逐步迁入上下九路,至清朝末期该地为最繁荣,是广州与全国及海內外进行贸易往来的一个重要窗口。(2017年) 上九路上保留的老邮筒,与崭新的蓝色“ MOBIKE摩拜单车(公共租赁自行车),形成了强烈的时代对比,让人在时尚与怀旧中穿梭寻味……(2017年) 传统的西关房屋建筑包括西关大屋、骑楼、竹筒屋等。步行街的骑樱建筑连绵千米,始建于清代,是一条既吸取了南欧建筑特色和中国北方满洲式装饰,既保留了西关传统建筑风格,也适应南方炎热多雨气候,可供商户、顾客在任何天气下环境下进行商业活动的实用又美观的建筑长廊。(2017年) 上九路109号清平饭店创建于1964年(前身为雄心饭店,因原址在清平路,1980年更名为现名),是一家以专营各款鸡肴起家的大型国有饮食企业。供应的品种有白切鸡、油葱鸡、隔水蒸鸡、一鸡三味等等,日销量达1000多只。顾客走进清平饭,吃的都是鸡,故有“清平鸡”、“广州第一鸡”之称。(2017年) 这里从明朝开始已经是荔湾区“西关”最早的商业区。短短的数百米老街,在民国时已经是商铺林立。1949年5月出版的《新广州街道详图》上,展示了当时不同行业聚集的商业街,临近十八甫路的杨巷,因为布业的兴盛而在广州商界颇有名气。如今依然是布匹、饰品等批发一条街。(2017年) 广州沙面是中国唯一被列为保护对象的租界建筑群,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时就指示要保护沙面原貌和环境。沙面曾是中国惟一的租~界人工岛,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及广州人民反~帝斗争的历史见证,也是近代西方建筑文化输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沙面大街较宽阔,中心大片绿化带,间以小品、雕塑。(2017年) 沙面岛是一座人工岛屿,四面环水,为河中由泥沙堆积而成的一个沙洲。东西长900米,南北宽300米,总面积22万平方米。原名“拾翠洲",此地自宋代至清代均为广州对外通商要道和游览胜地。(2017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意“租”给英、法两国,该地沦为英法租界,从此这里成为洋人出没之处。他们在这里雇工修护河堤,填土筑基,植木造屋,架桥铺路,渐渐成为欧陆风情之地。(2017年) 沙面岛上计150多座欧式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2017年) 英~法~租~界被收回后,沙面开始住入中国普通居民,这是历史的进步。建国后,沙面建筑分属于各个单位。许多特色建筑作为单位宿舍分给了普通居民,很多家庭的户口一直延续到现在。(2017年) 沙面大街46号,清末民初建。曾是万国宝通银行所在地。古典主义风格,柱廊式混合结构。还有不少宏伟的建筑为当时美、英、法、德、波兰领事馆租用。在沙面南街60号,还有1865年建的带穹窿顶的罗马式教堂——圣公会基督教堂(英);沙面南街12号,曾作法海军办事处,法邮政局。不有汇丰银行宿舍(英)、泰国人俱乐部,等等。(2017年) 清朝时广州南城墙;民国9年(1920年)拆建马路。因路旁有明清时期一德学社得名。一德路上曾有两广总督的府邸,作为清迁封疆大臣的驻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遭到英法联军的炮击,之后法国人在原址修建了圣心大教堂,今人习惯称之为石室,它是中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据说仿巴黎圣母院设计。(2017年) 石室圣心大教堂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而成。(2017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