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一位久不联系的大学同学,突然发了一条微信,问我“在老家嘛?”
大学期间,我们是形影不离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玩耍,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可是毕业后,各奔东西,去了不同的城市打拼,刚开始的那一两年,大家还时常有事没事联系下,各自诉说下近况。
不知从何时起,突然就断了联系,你不再需要我的倾听,我也默认的不再找你。
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早已没有了交集和共同话题,只是偶尔看朋友圈得知她回了老家发展,工作稳定,家庭和睦。
这次突然发消息给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找我,或是想重温下同学情?
纳闷之余,试探性的回了句“不在呢”。
回过之后,忐忑不安的等待着,那一丝的惊喜。
结果,十分钟后,手机微信又收到她的信息,我迫不及待的点开来看,却是个群发销售话语,不禁哑然失笑自己的多情。
又过了十分钟,她的微信头像界面突然又弹出一个消息“打扰了老同学,群发信息”。
大概是她没想到我会回复这条群发微信,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礼貌性的解释了下。
昨天看到一个句子,很受触动:
你不再回我的最后一条信息,我也不再主动打扰你。
有多少人的友情,就这样慢慢断了联系,只是任其静静的躺在通讯录里,偶尔看一看对方的朋友圈,却再也没有了打扰的勇气。
之前看过一个观点,说的是朋友间要有“利用”的价值,那么这段友谊才可以继续。
这个“利用”不是单指金钱方面的,也可以是价值观,你身上有我需要学习的方面,或者是从你身上看到了世界上另一个我,我们彼此惺惺相惜。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多联系,没有了联系,一切关系都白搭。
成年后才发现,很多时候,同学、朋友与你断联的时候,连句招呼都不回打。
就这样突然不再联系,双方默契的不再互相打扰对方。
苏有朋在一次综艺节目中,提起了小虎队成员,还在微博上喊话另外两位前队友,找时间一起聚会吃饭。
前队友之一陈志朋看到后,在社交平台上热情的回应了他。
对于他们的这次互动,大家也都很期待成真,毕竟三人再度合体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
后来有记者向陈志朋求证,陈志朋却只是淡淡的说:“回应只是出于礼貌,私下里几乎不见面,也不联系。”
这个回答稍显落寞,也让人惊讶,但细想一下,其实也不令人意外。
虽然之前他们是共同作战的伙伴,亲密无间的兄弟,但随着小虎队的解体,吴奇隆和苏有朋都分别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事业,只有陈志朋辗转各领域一直没有起色。
可是台前幕后,陈志朋也从未主动@他们两个,没有再拿之前的兄弟情说事,来为自己拉票,也没有再主动打扰过这两位老友。
因为他明白,彼此已不是同路人,默默地保持距离,远好过去扰乱对方的平静。
不打扰,是对别人的温柔,也是对自己的宽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