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进行总结是对思维的整理,区别于停留在大脑“想一想”,用文字的记录会将思维系统化,发现合理和非合理的部分,获得新的认识并踢出一些糟粕。
当然,如果能用笔讲文字写到纸上,效果更佳。人类进化这么多年,纸笔这样的工具还是最基本的进化生产工具。
无论什么样的时代,做事情总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花了这么多钱来DISC双证班,我到底能得到什么?尤其所谓的90后总想快速看事情的结果,双鱼座看到一个顺眼的男生就会想到未来孩子的名字。
对于行为的促进、效能的改变向来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当然,只是躺在时间长河中不能产生任何波澜。
刚刚结束,就先说说认识上的变化和几个计划吧。
DISC双证班让我对DISC有了新的认知,也让我对于学习方式有了新的想法。
1.动态模型,行为策略。在上课前一直以为,DISC、九型人格、星座、血型都是对性格的分析,是人天生、内心深处的认结构的分析。深入了解后,才知道,DISC是对人行为模式的描述。
既然是行为模式,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自然适应和主动适应)就很强,就需要用变化的眼光去看待:“某个情境下,XXX的X表现的更为明显”“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好的结果,我可以调用X特质”。
例如,某个在职场上的“女强人”(D特质很明显),在丈夫面前就是一个“小鸟依人”(S较明显)的女生;不管某人在平时什么特质明显,大部分管理者在下指令时都会更多表现D特质;一个平时S特质明显的人,为了做好一次授课、为了做好一次演讲、为了社交,努力调用自己的I特质。
有时想要理解某个人行为风格,知道他是X特质的人,但“理解容易,原谅不易”;了解自己的内在特质,但并不想用此为自己某方面的“不优秀”找借口,于是主动调用自己“不具有”的特质真的很困难,转换成本很大,是一种境界。
认识自我,保有自由,放过自己是第一步;第二步,了解他人和环境需要,然后包容和适应他人和环境;第三步,可以更主动一些,调用策略影响他人。
2.应用广泛。刚学会这样的工具:你看你看,她又对这个标点符号纠结了,C特质了哈;你看你看,这位妈妈让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明令禁止的样子,D特质哈。。。(但,这其实不太容易,不像星座,是通过已知量去印证,DISC是个归纳的过程,这到底是关注人还是关注事儿了,是行动快了还是慢了?都要自己判断,然后归到DISC象限。而且还需要更多的情景信息:关注标点符号就是C了么?)
想说的是,不仅仅是单独停留在判断某人到底是D是I是S还是C,还可以用于方方面面。需要更多的思考。
这之前,限于DISC是向上向下管理的被动分析工具。课中,了解到可以应用于家庭环境的营造、职场上的关系管理、甚至可以用于商场谈判的主动出击。课后,我一直在思索,我可以将此用于何处。联系我的工作,DISC可以用在培训的课堂呈现(目前认为用于课程开发还是弱一点,课程开发还是更应该进行认知、效益分析),尤其是应对一些课堂尴尬问题,区分于以往的TTT,DISC强调刺激投入度,调用策略是让学员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3.线上社群运营。类似翻转课堂的形式,曾经是用过的。但总困于自己资源精力问题、学员参与问题,效果并没有很好。线上课堂参与度低,课后行动学习完成度低。
最终还是只能想到用行政手段去促进参与度,然而效果也并没有很好。
DISC社群自主自发运行到现在的境界,很厉害(换一种角度也很可怕)。那如何汲取合适的经验用于企业场景呢?其实还没有想好。
目前想到的几点如下:
1)资源和精力的投入是必须的;
2)选择“自然用户活跃率”VS“必须活跃”;
3)调动资源链接的优势,让学员发现好处;
4)发动学员自身群体中力量,互相影响。
时间很可怕。老师说,作为C要放过自己。但社会能让我放过多少?
放不过自己,却让它成了心理的桎梏,导致无作为,进而恶性循环才是最可怕的。
目前关于DISC的计划有两方面:
1.课程制作(截止4月第二周)。
1)将DISC与TTT结合,制作“课堂呈现--绽放讲台”的课程;
2)将DISC与项目管理中沟通领域结合,制作一份“向上管理”的课程。当然老师给到现成的“DISC+”课程包是一种很好的思路。
2.通过报告分析,了解和管理与朋友的关系(截止4月第一周)。
让朋友做个人测试、进行团队-关系分析,然后我再进行一次联系人分析,进行综合分析。并与朋友进行一次深入解读和沟通。提升咨询能力。
如果完成顺利,进一步,可以将DISC与“人才盘点”类课程相结合,利用DISC制作人才测评工具、岗位胜任模型、人才选拔工具;与销售类课程相结合,利用DISC做销售。
理性认知不能导致行动改变。注意力引导行为。能力+态度引起改变。
正视、珍视一点一滴的改变,相信岁月的沉淀。
对自己说,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