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得到,非常不错
首先是目标重设,在平等人格之上建立尊重。70后、80后小时候在长辈面前自然地就会做出“尊重”的样子,有的人就特别害怕见到老师,这里面有很多成分是对权威的恐惧。其实,作为家长应该从自身思考,要求孩子尊重别人,是一种真正的尊重,还是要享受对孩子的“绝对统治权”?现在时代改变了,家长们必须重设目标,建立平等人格基础上的尊重,以及不掺杂惧怕和疏离的尊重。当家长的教育掺杂了控制的欲望时,也很难让孩子心服口服。
第二,没有被尊重过的孩子,难以真正学会尊重。现在的孩子和过去相比,受到家长控制和影响的程度更大,在人生的每个大小决定上,几乎都能看到家长“不能放开的手”,孩子缺少自己真正做决定的权力。家长习惯包揽一切,忽略如何去甄别哪些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主,哪些应该给孩子时间学习怎么做决定,哪些事情应该放手。文章举了一个例子,在新加坡一所特殊学校里,有的孩子能够发出声音但不会说话,老师就和孩子们用一种长期培训建立起来的一套视觉辅助语言来交流。课间休息的零食时间到了,老师会拿着贴了不同图纸的贴板问小朋友是否要吃东西,有的不会说话且认知能力有限的小朋友只顾贪玩,把图片逐个撕下来又贴回去。这时候,老师会冲孩子摇头和摆手,要求他停止嬉闹,认真选择“吃”还是“不吃”的图片。孩子选择“不吃”的图片后,老师会再调换图片的位置,让他再选一次,看他还是选择“不吃”,才去问下一个孩子。在每个学生认知能力范围内能自主的小事,老师都会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做主,这就是对孩子能力的尊重。
第三,没有被同理过的孩子,难以真正学会尊重。尊重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