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人身体大约由近一千万亿个细胞组成。人体每天都有数亿个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数亿个细胞增值生长,细胞的生长是由人体细胞核DNA遗传基因决定的,它就像工厂生产产品的模具一样,不断进行复制。在每天生产的数亿个新生的细胞中难免出现几个废品――异常细胞,这种异常细胞在制癌因素的作用下,就可能形成癌细胞。哪些是制癌的因素呢?科学家们一百多年的研究认为病毒、霉菌、射线、化学致癌剂等是异常细胞转变成癌细胞的因素。所以从小孩到青壮年,直到中老年人人都有生成癌细胞的可能。但是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患上癌症,这是因为人体有一道天然的防线――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强的人,能有效的清除变异细胞,应而不至患上癌症。如果免疫系统弱废物变异细胞不能被排出体外,在酶的生物转化作用下,它们变成能直接引起细胞遗传物质DNA突变的最终致癌物。这仅是癌形成过程的第一阶段,只需几秒钟至几小时。第二阶段,最终致癌物质作用于细胞。如经DNA修复有缺陷,DNA就发生突变,改变遗传的性能。当细胞分裂繁殖时,下一代子细胞接受了错误的资讯,形态就发生了变化,成为癌细胞,又慢慢地发展成癌细胞集团。当它变成临床上能察见的癌时,虽然开始只有一个火柴头那么大,但已包含了三千万个癌细胞。第二阶段则相当长,大约需要15到30年的时间,这个过程称为第三状态。假设在第三状态进行有效的治疗,我们就可以进入无病状态。但是这个第三状态不容易被人发现。因此,人们常服健力灵芝宝来提高免疫机能,建立免疫系统屏障,预防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达到抗癌的目的。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癌症,只是随着人年龄增长愈易患癌。一般40岁以上最容易患癌。这可能以下因素有关。
其一,发生癌症之前存在一个时间较大的潜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并不是马上就会发病,往往要经过15-30年的"致癌潜伏期"。一般为20年。所以说,如果在20-30岁经常接触致癌物,结果要到40-50岁以后才发病,这样患癌的年龄就显得大了。
其二,随着年老,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因而对病变的免疫监视作用自40岁起逐渐降低。免疫功能的减弱,有利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其三,年龄越大,接触致癌因素的机会也越多,而致癌因素对机体带来的影响也就会越来越大,如吸烟的人,吸烟的年限越长,患癌的可能性当然也就增大。
其四,老年人的肺癌、胃癌、前列腺癌、大肠癌、子宫颈癌等,可能引起源于老年人本身早已存在的各种慢性炎症、慢性气管炎、胃炎和溃疡病、前列腺炎、肠炎、子宫颈炎症等。
虽然老年人的组织衰退是不可遏止的,但可以争取避免癌症侵袭。如积极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及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营养平衡,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以防止癌变,做好保健工作,定期体检,争取早发现癌症,早治疗。
何为“生活方式癌”
通常所说的肝癌、胃癌、肺癌等等,是从器官名称上区分不同的癌症。若从发病原因来看,癌症大致可分三类,即:生物致癌,包括病毒和寄生虫,如白血病、鼻咽癌等;化学物质致癌,如亚硝胺、苯并芘可致食管癌、肺癌;物理因素致癌,如过多照射可致白血病等。
那么何为“生活方式癌”呢?抽烟、酗酒、经常熬夜吃夜宵、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呼吸汽车排放出的尾气甚至在家炒菜时释放出的油烟雾气等等,都存在着致癌的可能性。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的转型使人类逐步摆脱了营养不良和传染性疾病,而人类不健康的衣食住行都有引起癌变的可能,这种癌症就是“生活方式癌”。
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确可以改变癌症发生的概率,这是预防“生活方式癌”的最大动力。
以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生为例,据统计, 5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上海市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序第一的宫颈癌现在已降至第8位,医学院在进行临床教学时已很难找到活着的晚期宫颈癌的例子,只能给学生看资料照片,而过去极少见的乳腺癌现在却排到了第一,这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女性癌症排序发生变化的最生动的例子。因为宫颈癌的发生与生孩子多、性行为混乱有关,18岁以前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也易患上宫颈癌,而乳腺癌的发生则与营养过剩、哺乳过少有关。
不良情绪对癌症的影响
临床统计数位显示:90%以上的肿瘤患者均与精神、情绪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精神创伤、不良情绪,可能成为患癌症的先兆。
现代心理研究结果也表明:现代生活中,工作和学习上的长期紧张、工作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的不协调、生活中的重大不幸是致癌的三个重要因素。精神因素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我们知道,人体免疫系统受神经和内分泌的双重调控,可以这样认为:刺激是由人的情绪影响大脑边缘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内脏器官而起作用。
精神抑郁等消极情绪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由于机体间的平稳被打破,使细胞失去正常的状态和功能,不断变异,产生了癌细胞。另一方面,减少体内抗体的产生,阻碍了淋巴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使癌细胞突破免疫系统的防御,过度地增殖,无限制地生长,形成癌肿。
精神因素对癌的发生、发展、扩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点已被美国弗农-赖利博士的动物实验所证实。用声光刺激动物,使之产生紧张、焦虑,结果动物的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大大减弱,并诱发了以前潜伏在胸内的癌瘤。他的另一个实验是:在受到同样刺激的老鼠臀部种植的肿瘤细胞,很快就扩散到肺部和肠道。究其原因,正是这些恶劣的精神因素起到了“唤醒”沈睡的“狮子”(癌细胞)的作用,使它得以“疯”长,肆无忌惮地吞噬着机体。
有人把不良情绪比作装满子弹的枪,任何微小的刺激就像扣动了它的板机。的确“不良情绪是癌细胞的活化剂”。正如一位哲人说的:“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发愁、颓废、恐惧、贪求、怯懦……”就拿乳腺癌来说,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盖伦医生就知道患乳腺癌的妇女常患有忧郁症。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这点,抑郁消极的情绪可使催乳素分泌过多,而致乳腺癌。中医在《外科正宗》中对乳腺癌的病因分析,认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肝癌患者大多有“大怒”伤肝的经历,胃癌患者则常生“闷气”。俗话说:“百病皆生于气”,“万病源于心”。
治病要治心,恶劣的情绪,忧郁的精神,对人健康的损害,甚至比病菌、病毒更厉害得多。情绪可以杀人,亦可以救人。良好的情绪,犹如一剂心药,对癌细胞有强大的杀伤力,是任何药物所不能代替的。
许多人都认为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一旦患上此病就等于判了死刑,真是这样吗?不,答案是否定的。在人类历史中,恶性肿瘤曾作为“不治之症”确在肆意吞噬人们的生命,就在本世纪初,人类对它仍束手无策。但时至今日,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深,防治肿瘤的方法逐渐增多,并日臻完善,医学家们已能很有把握地说:恶性肿瘤能够治疗,而且通过合理的综合治疗,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令人非常满意。
尽管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谈癌色变,认为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的观念仍相当普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旧的观念仍残存在人们的心中,一想起以前的癌症病人大多死亡,便认为凡死亡的病人都是癌症患者,并就此给癌症冠以“不治之症”;其次由于恶性肿瘤的治疗难度较大,人们往往把“难治”与“不治”等同起来;由于恶性肿瘤发展很快,早期发现较困难,待确诊后,一些原本有效的治疗方法已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甚至失去作用,往往造成“治而无效”的现象;又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恶性肿瘤怀有恐惧心理,即使已发现某些肿瘤的可疑征兆,也不愿往这方面想,有意回避医疗检查,自己心里总在想“这不可能”,最终导致延误病情,治之晚矣。象这种“讳疾忌医”的情况常有发生。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医学常识的认知不够,没能及时正确了解防治癌症的基本知识及目前诊治技术进展的资讯。如此种种原因,使得癌症、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的说法存在至今。
随着人们防癌抗癌意识的增强,对防治基本知识的不断掌握,加之目前诊断、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许许多多的恶性肿瘤患者已获治愈,成千上万的癌症病人正处于康复期中,这些勇于与癌症抗争并取得胜利的人们,这些生存下来并生活得更充实、更幸福的人们便是“癌症可治”的最好见证。
目前认为,恶性肿瘤患者如能做到“三早”,其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如第1期子宫颈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的治愈率均在90%以上。早期绒癌、早期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治愈率已达到或接近百分之百。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肝癌,现在也有可能治愈,早期的微小肝癌五年治愈率已可达到70%以上。有的肿瘤即使已经到了晚期也有治愈的机会,如晚期绒癌的五年治愈率,第三期的病人为83%、第四期病人也可达53%。必须指出,尽管恶性肿瘤能够治疗,但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目前都能治愈,肿瘤是一大类很复杂的疾病,其病因与发病的详细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全世界都把防治肿瘤作为研究重点,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肿瘤进行深入研究,随时都可能有新的发现,研究成果也不断地、迅速地应用于临床。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人类将彻底战胜肿瘤。
一些食物能使病人胃口大开,对抑制肿瘤也有一定作用,如玉米面、小米、卷心菜、西兰花、鲜橙、绿茶、甜瓜等都含有抗肿瘤物质,能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