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会写短篇小说,只会写中篇。是不是听上去特别牛气哄哄的,其实并没有,主要是我不会取舍,总觉得这个要写,那个要说,结果每次都越写越长,文章就变得拖沓和啰嗦起来了。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突然明白过来,其实小说可以从某一个时间点开始写,既不用交代过去,也不用写尽未来,只需要截取当下的这段写清楚就好了。甚至再推进一步,连结尾都不用写得明明白白,有个余韵悠长的留白也不错。
这种写法,我不知道是否有专业术语,反正我自己叫它“不管三七二十一写法”,这种写法的好处就是简单粗暴又省力。比如我们看武侠小说,很多作家都会从主角的童年写起,再拜师练武,又如何得到绝世神功。但古龙的写法就完全不同,他的人物一出场,便已练成武艺,随后展现的便是诡异奇幻的江湖风雨。大家不妨想一下,你们知道楚留香的师父是谁吗,知道陆小凤从哪里来吗?
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发现,写小说有时候并不需要交代太多,只写关键的,最精彩的那部分即可。尤其是在开头这部分,我们怎么写得简洁又吸引人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作家们都是怎么写的?
据说最近流行看徐则臣的《露天电影》,那我先就从这篇开头说起。
车子正跑着,顿了一下,又憋熄火了。司机爹啊娘啊地骂一通,让想方便的赶快下车。每次出故障他都是让大家下车撒尿。男人在车左边,女人到车右边。水声相闻,但谁都不说。司机说得好,出门在外,穷讲究个屁啊。
这种就属于不管不顾,直接切入场景式写法。完全不需要交代司机是谁,怎么发车,来去路线。我们呢也都能看懂,哦,这是一个长途汽车,故事从这里开始。
接着,讲下我非常喜欢的芥川龙之介的《竹林外》,他是怎么开头的?
正是,发现那具尸体的,正是小人。今天一早,小人像平常一样,去后山砍伐杉树,在山后的竹林中,发现了那具尸体。
这是一个悬疑案的开始,我最喜欢看这种不啰嗦的文章,上来就死人,接着就推理,多简单明了啊。
还有芥川龙之介的《鼻子》,也是这种切入法。
提到禅智内供的鼻子,池尾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鼻子有五六寸长,从上嘴唇上方一直垂到下巴颏底下,从鼻根到鼻尖皆是一般粗细,打个比方说,活像是一根细细长长的腊肠,摇摇晃晃地挂在脸的正中间。
这种开头,多利落啊,读起来就是脆爽。这种写文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需要写太多的场景,尤其对我这种不会景物描写的人来说,极为友善。所以,我常用这种方法来开头,省事又省力,也算是懒人的写作方法吧,供大家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