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君书,窥青春语文之冰山

读君书,窥青春语文之冰山

作者: 青的美好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04:22 被阅读0次

    读君书,窥青春语文之冰山


      近日,看君姐的《〈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感觉这是一节极耐咀嚼,有文化底蕴,有人文关怀的课。再想一下君姐清雅似春雪初霁,繁华如夏荷弥塘,厚重若秋实累累的课堂,我想到了比较有名的冰山理论:一座浮于水面的冰山,露在水面上以上的只是其十分之一,而另外90%是看不见的。想借此来探究青春语文的冰山。
                         

                              冰山一角


        《湖心亭看雪》是明朝张岱的作品,从文字中透出一股孤高,清雅,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高贵品质,而君姐在这节课中通过咀嚼文本、拓展延伸、深情诵读等方式,带着学生走进了张岱的心灵深处,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凝寒独立的高格。特将自己观课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以“痴”字立骨,层层深入,蔚为大观。
      君姐让学生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来评价张岱,并且在学生找出“痴”字之后,君姐让学生描摹舟子说张岱“痴”时的大惑不解的神态,读出其中味道。继而咬文嚼字论“痴行”,让学生通过诵读和想象的方式,感受张岱之痴。张岱痴行至亭,君姐让学生把亭中二人所说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以“湖中居然由此____人”的句式表达出来,这时候对张岱之痴,学生就有了超凡脱俗、豪情、有高雅情操等深入解读。君姐以“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一句转入探究张岱与金陵客之间的关系,了解张岱和金陵客的心性不同。为了更深入了解张岱心灵深处的想法,君姐和学生一起咬文嚼字赏“痴景”,以景的浩大苍茫感受人的渺若一粟,更好的了解张岱希望融入自然的“痴”。最后,君姐知人论世,对张岱的如霜似雪的人生经历进行拓展,并且让学生回忆在山水中寻找心灵归依和心智独立的痴人痴文,更好地了解了痴,痴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是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最后,以深情的诵读,结束全篇。
    二、字斟句酌,咬文嚼字,于平淡之中寻深意。
    君姐用字斟句酌的方法,带领学生咀嚼出文章真味。君姐在论“痴行”环节,品“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大”“三”“绝”三字,并有意识地夸大诵读,感受四周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环境。运用替换法,把“拥毳衣炉火”中的“拥”换为“穿”“披”二字,感受张岱的冷,更见其痴。
    在赏“痴景”时,君姐抓住“天与云与山与水”中的三个“与”字,运用删除法来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与”字使“天”“云”“山”“水”融合一体造成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的作用。然后抓“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的量词和景物的顺序来感受人的渺小,抓“而已”这个词,更好的感受作者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的痴。
    三、以读入手,柳暗花明,体味文人心魂。
    君姐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读的方式感受文章魅力及作者心魂。在初步感知环节,君姐让学生听录音朗读,然后集体朗读,对文章有了初步了解。让学生模仿舟子的表情神态,读出他对张岱的诧异惊异,从侧面表现张岱的痴。在论痴情时,君姐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张岱和金陵客之间的对话,感受他们之间的不和谐,进一步走进近了张岱的心灵世界。在论痴景时,君姐指导学生朗读环境描写的句子,读出天地苍茫,感受物我合一。在课堂要结束时,让学生动情朗诵文中的写景句,体味山水价值,感受像张岱一样的人把苍茫大地作为心里归宿的高贵品格。在诵读的过程中,无边风月已融入学生灵魂深处,相信将来融入自然也可以成为学生心灵释放的一种选择。
    四、与生活相通,身临其境,拉近彼此距离。
    君姐在上课的时候,以自己儿子的名字“尹犀墨”导入,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且不着痕迹的引入对《湖心亭看雪》的学习。
    在赏析张岱痴行的时候,君姐让学生思考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自己会做什么。学生说,会烤火,缩在被窝里看书睡觉,上网玩游戏,以此种方式来感受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异于常人之举。张岱遇见金陵客,强饮三大白而别,君姐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遇到一个知己,要分别了会留下什么。学生说,会留电话、地址、QQ、电子邮箱。由此感受张岱和金陵客之间的不和谐。这样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有现实生活的参与,学生获得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永恒的一种成长。
    五、达则兼济,穷则独善,寻找心灵归依。
    君姐的这节课基本实现了 对学生精神品格的影响。通过这节课,学生了解了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美好品质,同时也看到文人在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归依和心智的独立的高贵选择,并且也感受到人生可以有多种选择。
                        冰山之下


    君姐课堂上的气象万千只是冰山一角,与冰山之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君姐在上这节课时带领学生对词句的精心咀嚼,对张岱、杨万里、苏轼、林升古典诗句的信手拈来,在讲张岱和金陵客之间关系时,对《还珠格格》当中细节的引入,课堂最后对和张岱类似的山水中寻找心里归宿和心智独立的文人的拓展总结,都可以看出,君姐平日的积累和对课堂的精心准备。
    在《备课到底备什么》一书中,君姐谈及,备课,读教材永远是第一步。老老实实地读,扎扎实实地读,以一种“板凳一坐十年冷,面壁十年图破壁”的精神来读,以视文本为初恋,甚至一见钟情的情怀来读。不看任何参考资料,只用自己的眼睛去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而君姐在准备《风雨》这课时,先用思维导图把文本的思路画出来,散文基本内容的构成心中就有底了。然后圈点勾画,细细写出自己在阅读中的各种感受,在她的眼里每一个标点,每一个虚词都是有表情,都是有可能有奥妙的。 十几遍下来,文本上密密麻麻,全都是批注了。
    素读之后,就是“联读”。不是看别人的设计,而是看别人对作者的研究。语文老师在面对任何一篇经典文本时,其视野起码应该是这个文本本身的5到10倍。有了这个视野,文本冰山之下的百分之八十就暴露在我们面前。这对于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点拨学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君姐在备《风雨》这课时,就看了关于贾平凹和《风雨》的若干资料。
    冰山之下还有君姐对教学设计的深入探究和驾轻就熟。如在整体感知环节,君姐让学生找短文中前后矛盾的地方,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这种“透析矛盾法”,君姐在好多地方中都用过。如在《背影》的教学片段中,君姐引导学生发现父亲信中“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中的矛盾,感受父亲想低头却又放不下尊严的矛盾心理。在《老王》的教学过程中,君姐引导学生对第三段中写老王的“不老实”和第五段中“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这一矛盾进行评价,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老王的人生境遇和高贵品质。
    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学过程中,君姐运用了修复语言法,这种方法就是发现“语言罅隙”,然后探究这个“罅隙”产生的深层原因,然后“回填”。作者使用语言,很多时候是有意识的,也有一些是潜意识、无意识的。沿着这些“潜意识”“无意识”走到文本深处。在《老王》的教学片段中,君姐让学生修复“我也不懂,没____多问”这个句子,让学生结合前后文思考猜测杨绛没有多问的原因,以过渡到学习杨绛的“活命”状态的教学部分。在《背影》的教学过程中,君姐抓住开篇句“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让学生修复“不_____相见”这个句子,感受父子之间的矛盾和作者对父亲复杂的情感。
    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学过程中,君姐运用了朗读法,在君姐的课例中,基本上都用到了这种方法 。在《谈生命》的教学过程中,君姐把散文改成诗,让学生配乐朗读,在《岳阳楼记》的美文诵读课上,君姐按照听名家朗诵,析朗读启示,继而创造性朗读,最后配乐集体朗读的方式使这节课成为诵读绝唱。 
                         

                    青春语文方法运用


    君姐在课堂上的气象万千,大开大合,教学研究上的透彻精妙,值得我们追随到底。那么,我们怎么学呢?王崧舟前辈在《诗意语文》这本书中讲,语文老师自我修炼的“葵花宝典”其一就是“实录还原法”,就是把教学实录运用整体关照、抽象提炼的方法还原成教学设计,把教学设计还原成教学理念。然后再往回走,把理念还原成设计,把设计再还原成实录 这样一个来回还原的过程,对于修炼自己在课堂中的思想与技术与帮助还是蛮大的。
    另外,我们除了研究课例,还要在备课时肯下苦功,在字斟句酌中感受文章真味,捕捉并尊重自我体验,然后阅读大量资料,拥有相应的人文储备和精神高度,并且把青春语文的教学设计方法,运用到实处,这样我们离青春语文,离课堂的诗意流布定不会太远 。
    德国的哲学诗人赫尔德林说过:“人充满劳绩,但还是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上。”我愿意在平日的辛劳繁琐中,追随君姐,追求青春诗意课堂,度己,亦度人。

    读君书,窥青春语文之冰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君书,窥青春语文之冰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cq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