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练核心能力(四)有效反馈

教练核心能力(四)有效反馈

作者: OH卡执行师 | 来源:发表于2020-10-19 13:43 被阅读0次

    以铜为镜 可正衣冠

    以人为镜 可明得失

    以古为镜 可晓本真 。

    人没有反馈,就不会发生改变。

    头发上沾了一个脏东西,你自己不知道,但是别人能看到。

    照镜子时,镜子也会反馈给你。

    当我们透过一个外在的工具或者人“看到”时,就有机会把这个东西拿下去。

    反馈也就是回应,它让我们“看到”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在经历了人生巨大变动,损失时才好好反思自己的过去的行为。

    比如很多已经肺癌晚期的人开始戒烟。已经离异的人开始学习“亲密关系”。

    孩子已经表现得十分叛逆时才去想:“如何教育好孩子”。

    当人被痛苦逼迫着不得不改变时,其实已经产生结果了。而且这个结果大部分的时候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最晚的,最无效的一次反馈就是“死亡”。

    很多人临终时才发现人生有限:“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要...”

    这种已经没有行动机会的反思是最没有用的,因为人生不可重来。

    教练和咨询师在咨询的过程中其实就充当了“镜子”的角色,来中立的反应来访者的盲点。

    他们用技术和方法,去代替来访者用真实的,血淋淋代价换来的反馈。

    教练有区别于父母,朋友,同事的反馈在哪里呢?

    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人给你反馈时,他们其实呈现的是一种“哈哈镜”的状态。

    哈哈镜是夸张的,不中立的。

    往往带有对方的主观喜好,带有对方自己的恐惧,还有主观价值判断。

    更因为关系的存在,可能会利用给你反馈,去达成权利斗争的目的。

    知道了这些,教练或者咨询师也就可以知道,自己给来访者的反馈是否专业。

    不仅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喜好,恐惧,也要放下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到完全的中立。

    那么我们到底要针对哪个部分去回应呢?

    前面我们讲到过“约哈里窗口”的“盲点”。

    盲点也就是:“他人看到,但是当事人没有看到的”导致其痛苦的原因。

    我们收集到关于他公开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觉察到对方真正的“盲点”在哪里。

    大部分的盲点都是信念的维度,而不是方法和脑的维度。

    你认为是具体某个事儿障碍到对方,但实际上是在信念上阻碍了。

    比如我遇到过一个人,他一种在描述自己失眠,以及治疗失眠的过程。

    后来挖掘到他面临转型压力很大。最后挖到他信念上的一个盲点:“他期待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绝对安全,没有危险的地带”,任何有风险的事情都让他产生退缩,寸步难行,最后才导致的失眠。最后我调整到他信念层面接受了这一点,并且把力气聚焦在那些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上。

    很多咨询师和教练都会在这一步被来访者带到解决具体问题的维度。这一部分涉及到“区分的能力”,我们以后再谈。

    我们透过三个步骤,来完成这个对于“盲点”的回应的过程。

    1.讲事实

    事实,是不随着主管感受发生变化的。中立的,客观的。

    比如:这件衣服是粉色的。你在10月21号那天去了北京。

    事实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10月21号去了,就是10月21号。不会有人反驳说是在8月21号。要避免有争议的谈话方式。

    比如:

    1.“他的头发是长的”(长短是相对于参照物的,你可以形容:“他的头发到肩膀”这是没有争议的)

    2.“他当时很难过”(除非当事人亲口表示:“我当时很难过”。你看到他的表情很痛苦,眼泪从眼角里流了出来。这时也有可能是内疚和委屈。一定要和当事人确认。不能以“掉眼泪”,为“他当时很难过”的依据。)

    2.谈感受

    这部分是教练和咨询师要通过自己的感受去表达的。

    比如:“通过你的这件事儿,我感受到...”

    既然是感受,那么就非常主观的,当然感受并没有对错,也是不可反驳的。

    除非你说:“全世界人都会这么想。”这个回应就是不准确的。

    “我”的感受是基于我自己。而不能说那些我没有体验过的感受,每个人对同一事件的感受的确是不同的。

    你可以说:“我喜欢粉色”。

    但是不可以说:“显而易见,全世界的人都对粉色情有独钟”。

    对方可以举反例:“并不是这样的,我有个朋友就非常讨厌粉色”。

    教练和咨询师要避免这样有争议的谈话方式,会给别人不够中立,自以为是的感觉。

    3.需提升

    我们在回应的过程中,不要说:“你这件事儿做错了”。

    目的并不是欺骗他,或让他产生“我永远是对的”幻觉。

    原因之前在教练的核心能力(一)“聆听”这部分讲过。

    当你明确的指出:“你错了”时。

    对方的焦点就不在“如何调整自己”,反而变成证明:“我是对的”。

    相反:“你需要提升的”这句话隐含的假设是:“你现在已经很好了,但是你调整之后能帮助你解决问题,少一些痛苦和烦恼。”

    但凡来咨询的人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怀疑自己:“我可能有问题”,他们怀疑自己是“病态的”。

    一个自我怀疑的人做事情是没有力量的。

    基于教练传递的信念:“人是ok”的。

    “错的不是这个人,只是他在成长过程中某个模式需要调整。”

    那些内在自我肯定能力很强,而且能够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这类人,可能会接受直接的回应。

    但你细心观察,他们在被指责时,同样也会产生不舒服的情绪。

    咨询师和教练的目的是要调整对方去有行动和改变,而不是要强调对方做错了什么。

    “我错了”和“我愿意改变 ”之间不是因果关系,甚至没有关系。

    昨天更新的文章里对于心态上的接纳,和行为上的调整并不发生冲突做了描述,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一看。

    也只有当你真正的看待“正常人”的状态去影响对方时,影响才有可能会发生。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赞赏支持请作者喝一杯咖啡️️。

    也可以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生命有成长,感谢你的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练核心能力(四)有效反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ek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