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项教育实验:
5名中国教师来到英国,对一所公立学校的50名初三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式教育”。
在前两个多星期,这些学生表现出了种种不适应,随意打闹、逃课、恋爱、玩手机......中国教师一遍遍地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却鲜有学生理他们,于是老师们只能继续自顾自地在黑板上演练枯燥乏味的知识。
英国学生把中国教育看得很简单,认为只是不停地抄写笔记并且念出来,复习它们,只要一味的吸收知识就好,认为反而比以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容易。
但他们实在是接受不了边抄笔记边听老师叨叨,也受不了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受不了魔鬼式的体育训练、受不了不断的比赛竞争、不断和同学进行成绩的攀比、受不了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经常来视察的英国校长也在吐槽中国教育,说什么“这简直不叫童年,叫监狱”,“我为这枯燥的课堂感到难过,我20分钟都坐不下去”。他唯一赞赏的,是每天的晨练,他认为大家一起做操很有趣,看起来很有凝聚力。
甚至一段时间后,英国老师不得不“插手”中国式教育,因为课堂纪律实在是太差了,半数的学生都在逃课,学生们完全不懂得尊师重道,视课堂为一种游戏式的体验。很明显,英国学生和教师都不能接受中国式教育,身心上都很排斥。
其实确实如此,中国学生只是从小就习惯了这种压抑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有趣不有趣、自主不自主都是次要的,只有知识最重要。毕竟,古人说:“知识改变命运”。
一位中国老师说,中国的教育都是为国家服务的,中国的学生学得好是因为自己想学,有动力去学习。
一位教普通话的老师还诟病英国福利制度,认为英国教育相对中国较落后的原因是:社会福利太好了,学生们不需要为生活而努力,不像中国,学习就是出路,只有学习才能获得金钱,获得生活,甚至获得食物。
尽管在前几个礼拜的中国式教育是“失败”的,但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选举班委、开家长会、给学困生“开小灶”、学习扇子舞、学习包饺子等等),最后一个多礼拜,学生们都在尽力学习,想要考取一个好成绩。
最后,两类学生进行了3门考试评测(普通话、数学、科学),结果是:接受中国式教育的学生每门功课的分数都超过公立学校学生10分左右。
中国教师欢呼雀跃,认为终于把中国教育推出了国门,没有丢脸。但英国教师仍然对中国教育报有怀疑的态度,认为中国教育是痛苦的教育。
学生们呢?他们有的努力学习,尝到了达到理想目标的欣悦,有的对自己的成绩不太满意,但还是认为这是一次难以忘记的神奇的经历。大部分学生觉得“累”,连轴转的学习与测试、高效率重灌输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苦不堪言......
在我看来,这部纪录片更像是对中国教育的炒作与讽刺。有评论说,BBC这次的纪录片“剪辑不佳”,留下了很多学生调皮捣蛋的事件,却刻意删去了很多学生们刻苦学习的模样。这说明BBC其实暗含着对中国式教育不肯定的态度。
不过,纪录片中五位老师的教学也不尽然代表着中国式教育,其实更像是上个世纪的教育。我以为,中国式教育即传统教育,本质上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尊师重道、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并不意味着知识和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意味着灌输式的流水线作业。
一位老师用绝对化的口吻说“中国式教育是全世界最好的教育”,但任何一个学过教育学或马克思主义的同志都应该知道,这世上没有“绝对”,也没有“最好”,这位老师明显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纪录片看到最后,我也有一些疑问: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宗旨真的对吗?全面发展的作用到底是暂时的还说有长远意义的影响的?在全面发展中又要追求个性发展也太难了吧?我们的学生真的有时间“发展个性”吗?
课改了这么多次,中国教育终究还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种现状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