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兴趣”才写下的文字。
如果不是对“对话”保持的兴趣,应该也不会在晚上放下精彩的短视频,输入自己都快忘记的公众号密码,努力翻滚着记忆把相关的故事讲述出来。
我想这就是关于兴趣的很好诠释,即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包括人的爱好,但当人的兴趣不只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知,而是指向某种活动的时候,人的兴趣便成为人的爱好了。兴趣和爱好都和人的积极情感相联系,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是推动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
怎么理解这段话呢?
三个小故事,都是我的咨询案例,告诉你(每天写点吧)
兴趣三层次
我是怎样选择拥有“咨询师”这个角色的?
根据兴趣的定义,我们知道兴趣是分层次的。我们从兴趣的稳定性、获取方向、反馈机制等方面,将兴趣细分为三个层次,即感官兴趣、认知兴趣和志趣(志向)。
感官兴趣,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兴趣体验,它是短暂的,范围广(眼耳舌鼻身),容易被打断,稍纵即逝,但也让人感到过瘾,容易满足人内在的“掌控感”,是深入探索的第一步。
比如短视频、达芬奇画《蒙拉丽莎》的时候,被窗外飞舞的鸟儿吸引、比如我大四的时候不想考研,不想公考,坐在图书馆无意见翻看到一本叫《重口味心理学》的科普书。
认知兴趣,在感官兴趣至上,对某些或者某个兴趣进行时间或者金钱投入,了解它,从理论上和知识上熟悉它。这层的兴趣就相对稳定了,数量也减少了一些,但投入会给人带去“认真”“踏实”,甚至是“心流”的体验。
比如我大四实习的时候,觉得心理学太有趣了,除了继续看心理学的科普书外,还报名系统学习心理学,分别考取三级、二级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通过休息时间前往各地深入学习心理学里具体的某一个流派(发展心理学,生涯规划),和全国各地的从业人员、前辈请教学习,让自己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当然,这个投入需要付出成本和代价。比如周围人的不理解,这要一段时间去面对。
志趣,志向。个人感觉,志向应该好理解点。志趣就是在认知兴趣之上,随着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投入,有了回报,自己感到价值感、成就感。我觉得这个得看培养和机缘。
我记得我遇到这样一个要我“救命”的来访者,大学毕业3年,自己的工作换了10几份,各行各业,找到我的时候(当时咨询价格很便宜),哭着脸对我说:“老师,救救我,我觉得我做什么都不行。”
我个人觉得,给成人做兴趣类的咨询,挺没有啥成就感的。因为随着探索的深入,会发现“兴趣”问题的背后是一部分是目标不清,另一部分是自己能力不足、价值需要不明确。说白了,就是让兴趣提升到第三层级,需要明确的方向,持续的努力,适时的回馈和嘉许,以及自己对兴趣和现状的评价(动态的)。
现在你问我,我会坚定地说,用自己所学丰富自己当下的岗位,为身边人提供价值,看重自己。但这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下子肯定下来的。
我考了证书后,马上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用?给谁用?报酬怎么算?期间还设有其他感官兴趣的影响,阻断,还有随着自我评价的起伏,对“咨询师”身份的质疑和否定。
我记得第一次给人做咨询对话的时候,我特别忐忑,给我一大学同学通过线上对话的方式做的。现在对话一般控制在40分钟到60分钟,当时可是用了2个小时,对,就是谈“兴趣”。当时是对着书本,一条一条过的。虽然对方没有给钱,但对方说,“嗯,有效果”的时候,内心还是非常的振奋和激动。
激动多了,也会疑惑,看着对方的激动,会问自己,对方是真的有收获吗?看到来访者的履历,一个比一个收入高,地位比自己高很多,自己会产生自卑,会问自己,自己能支持到对方吗?看到一个又一个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抑郁寻死的、钱多想转行的、创业没钱的、老公没有安全感的、孩子青春期叛逆不上学的·····我会问自己,如果是大师会怎样面对它们?我如何成为大师?我是那块料吗?
······
精力不断地投入,内心中不断地碰撞、心境不断地沉淀,然后自己就安定了下来,重新审视自己,于是慢慢接纳自己的过往,允许自己的自卑和失败,看到自己的期待和严厉,看到成为“咨询师”这个身份背后是自己对大学图书馆里那个美好邂逅的致敬、是长期求学的礼赞,是无数来访者分享生命故事给我的尊重——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他人都看好自己,自己又有什么可能轻易否定自己?
所以,我就坚定了我的志趣。
这是我们今天的讲的关于兴趣的第一个故事,兴趣三层,即感官兴趣、认知兴趣和志趣。
能谈谈在你的生活中,这三个兴趣分别是什么吗?
愿美好与你同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