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1. 走出舒适圈
无忧无虑的日子谁都追求,安安逸逸的生活谁都愿过。
可长久沉湎于此,一旦遭逢逆境,便会彻底失去应对的能力。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个叫老布的犯人。
他在狱中待了五十多年,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给狱友送几本书,从不用为生计而发愁。
然而这种“好日子”,随着他被释出狱戛然而止。
他出狱后,无法应对外面世界的风雨,恐慌之下,选择了上吊自杀。
孟子曾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时的安逸,也许能带给人一时的享受。可一旦环境发生改变,便会陷入“温水煮青蛙”的悲剧。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时刻保持走出舒适圈的意识,才能始终把人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2. 升级朋友圈
普通人的圈子,谈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
智慧人的圈子,谈的是格局,想的是成全。
不同的圈子,其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层次。
你若想迈向更高的人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突破原有的圈层,去靠近比你优秀的人。
著名的社群商业顾问剽悍一只猫,曾经也是一个不知名的补习老师。
然而就在他立下一年内见100个行业内最顶尖高手的目标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成功地和这些人建立了合作关系,身价因此水涨船高,不知不觉间就完成了阶层的跨越。
所以,不要站在低洼的泥沼里,抱怨生活停滞不前。
先改变你的圈子,再重组你的人脉,你才有机会抵达人生巅峰。
3. 突破认知圈
人这一生,思维会被各种圈子禁锢。
如果不打破这些圈子,便只能如囚徒一般,在困境中自守。
只有不断突破认知,跳出思维束缚,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电影《1942》,有这样一段经典对白。
财主范殿元在家破人亡时,对着自家长工说:
“等我到了陕西,立住了脚,那就好办了。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
长工拴柱却说:“好啊,东家,我到时候还给你当长工!”
同样是一穷二白,可由于认知的不同,又使得两人的人生有了截然不同的走向。
很多时候,困住一个人的,根本不是外界,而是思维里的高墙。
只有不断推动思维之墙,路才能越走越宽。
不断向外破圈,你才能站在更高维度,审视自己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