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炼成好爸爸,还要有动手能力。这里可别误会,可不是动手体罚呀。这第二步就是劳动。
生活中,许多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习,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学习从根本上讲不是父母所要关注的。在家庭中,我很少问孩子的学习,不是不关心,有时候举重需要若轻。
因为孩子一般都有逆反心理。有时候你问的越勤,他越是反感。即使心里认同你的说法,表面上就是不那样做。
曾经有一个学生,女孩聪明伶俐,学习应该不错。但听她母亲一说,没有一点好的地方。厌学,上网,而且还谈了男朋友。母亲的单位很好,家庭条件自不必说。但越是这样,孩子却越不想学习。就是烦她成天价嘟囔学习。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家庭教育根本不是文化知识教育,而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是生活和道德习惯。比如打扫卫生,适当的家务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学会为家人着想,到了学校才会为班级同学着想。
所以,修炼成好爸爸的第二招,就是身体力行,尽可能地做好家务,给孩子做个榜样。
儿子小的时候,,每次我洗衣服,就喊儿子给我帮忙倒水,摆衣服。那时他还小,很喜欢玩水。每次都很高兴,我就教他怎样用洗衣粉,怎样洗衣服。
为了增加洗衣服的吸引力,每次洗衣服,我都摆上三个盆,一个有洗衣粉,一个清洗第一次,最后一个清洗第二次。这样的洗衣服法,美其名曰“科学洗衣法”既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水,而且效率高。
儿子在一旁也忙的不亦说乎,忙着帮我把洗好的衣服从一个盆放到另一个盆,最后还要帮我晾晒。
同时,我告诉他,洗衣服要重点突破,比如领口、袖口和前襟,最容易脏的地方要多用些力,还有对于不同颜色的衣服,一定要分开洗,避免串色。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后来儿子学习时,一般都能有条理,而且也能突出重点难点,我想这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影响是分不开的。
其实,在与孩子一起劳动的过程中,没有单纯地说教,关键是你怎么做的,或者说,适当地引导他和你一起做。即使你不说什么,对他的习惯养成也是大有裨益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