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刻意练习》01

学习《刻意练习》01

作者: 当年万里觅封侯 | 来源:发表于2018-03-25 20:46 被阅读0次

本系列文章是我对《刻意练习》一书的阅读理解,希望自己能够理解这本书所阐述的含义,所以要求自己先理解书里的一篇一篇文章,到最后再进行一个总结理解,然后在理解了的基础上,自己去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实践,去刻意练习。

天才存在吗

这是一种我们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才能,通过适当正确的方法,我们也一样可以充分利用。

莫扎特的完美音高

获得完美音高的关键: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只有幸运的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这意味着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莫扎特。经过训练,可以获得和天才一样的表现。而莫扎特的天赋也是训练的结果。

案列:日本心理学实验“一年训练时间让24个幼儿具备和莫扎特一样的完美音高”。

“天才”其实是正确训练的产物,因为神经是具有可塑性的,可以重新布线的,这是最近的脑科学带来的新的认知结果。而天才们其实是更懂得利用大脑的适应能力,通过专注的训练促使大脑改变。

第一章-----有目的的练习

史蒂夫的超强记忆力---各领域的杰出人物都靠大量练习,大量地练习。最有效的练习形式,全部都遵循同样的一些普遍原则: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有效的和最强大的那类练习,都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和大脑的适应能力,来逐步地塑造和提升他们的技能,以做到一些过去不可能的事情。

从有目的的练习讲起

学习新技能的一般方法:首先,一般性的了解我们想做些什么,从导师、书籍、网站。教练那边获得一些指导,然后开始练习,直到我们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接下来,让这种技能变成自动的,自然而然的。

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颠覆认知的事情:一项技能或者知识一旦已经达到了这种令人满意的水平,而且能做到自然而然的表现出你的水平,无论是开车、打网球、还是烘焙,你就已经不再进步了。这与我们认为的这样做下去就能进步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意地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缓慢地退化。

有目的的练习是刻意练习的第一步,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刻意练习。

天真的练习: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需要将目标分解,并且制定相应的一个计划。关键是接受那个一般目标(并且日渐精进)并将其转化成一些具体目标,使你能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的期望。

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史蒂夫法隆在第115次练习的时候,还不能稳稳地记住40个数字的数字串,他通过高声叫喊的方式来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当下的任务中。并且最后在当天记住了40个数字的数字串。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尤其是在这个注意力涣散的时代。

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你必须知道自己某件事情做的对不对,如果不对,是哪里错了,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走出舒适区,这意味着要做一些以前没做过的事情,很多时候会碰到障碍,遇到瓶颈,这时候应该怎么去越过这些障碍,穿过瓶颈呢?一般来说,最有效的办法是----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方法问题。不管什么障碍,越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换个思路。我们在提高某件事情的水平上时,都会碰到一些障碍,甚至有些让我们觉得自己不会再进步了,会觉得那是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个时候其实并不是达到了极限,而是动机不足,不管是外部动机还是内部动机。一般来讲,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

简单的总结有目的的练习: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尽管有目的的练习让史蒂夫法隆获得了惊人的记忆数字串能力,但是再对另一个叫雷妮艾里奥的进行这样的训练时,却进步不是很好,和史蒂夫相比的话,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说明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史蒂夫成功是因为他构建了一系列的心理结构,使他自己能够使用长时记忆来回避短时记忆通常的局限。

这里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尽管我们通过专注的训练和走出舒适区,一般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自己做某件事的能力,但那并不是全部,刻苦努力还不够,逼迫自己超越极限也不够,人们通常忽略了训练与练习中的其他一些同等重要的方面。学术界对一种特定的练习与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已被证明是提高人们在各个行业或领域中的能力的最强大和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第二章-----大脑的适应能力

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

案例: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经过高强度训练后比之前增大不少。大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神经具有可塑性。和身体的适应能力一样,是很强的,美国人21小时做46001个俯卧撑就是一个例子。同时因为大脑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神经的可塑性,研究证明盲人的大脑是可以重新布线的,如果你足够多地练习某件事情,你的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元的用途,以帮助完成那件任务。

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

一个事实是:单个的细胞和组织在尽最大的努力使一切保持相同。而我们的身体是偏爱稳定性的。但当你进行体育锻炼迫使身体走出了舒适区后,身体为了达到稳定,会开始顺应外部给予的身体变化而发生补偿,目的是建立新的平衡稳定。挑战越大,变化越大,但不要太过,大脑和身体一样,对于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并不太远的“甜蜜点”上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练习改变大脑结构

人类大脑和身体通过发展新的潜力以响应各种挑战的事实,其背后潜藏的原理是有目的的练习刻意练习的有效性。音乐训练以各种不同方式改变了大脑的结构和运行,使人们的音乐演奏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个重要细节:1、训练对大脑的影响,年级越小,训练产生的影响越大。2、通过超长时间的训练来发展大脑中的某些部位,可能得付出一些代价。在一边很厉害的同时,那边就会退化。3、由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停止训练,它们便会开始消失。

潜能可以被构筑,这要求挑战体内平衡,也就是走出你的舒适区。对于刻意练习,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要构筑它,以便从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变得可能做到。

相关文章

  • 学习《刻意练习》01

    本系列文章是我对《刻意练习》一书的阅读理解,希望自己能够理解这本书所阐述的含义,所以要求自己先理解书里的一篇一篇文...

  • 《刻意练习》学习笔记01

    一、阅读前提问 1、刻意练习的本质是什么? 2、从新手成为大师的公式/攻略? 3、是否在任何方面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

  • 2018-08-20+17号 Lily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

    今天继续阅读《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01 很多人都知道刻意练习很重要,但是应该如何利用刻意练习? 第一...

  • 《刻意练习》Day01@陈向前-读书笔记

    《刻意练习》Day01@陈向前 格书: 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有...

  • 2022-01-06 ▎3.2.5=在阅读过程中学习

    01 刻意练习 学习本身就需要刻意练习,这一步是跳不过去的。 只有去做才能学泰利•道尔(Ferry Doyle,2...

  • 刻意练习,打破对学习的成见

    如果不花费无数小时的时间进行刻苦练习,没有人能够培养杰出的能力。——《刻意练习》 01什么是刻意练习 我将刻意练习...

  • 学习学习方法后再进行学习

    学习,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刻意练习》中有一个有效的“练习”,刻意练习。练习就是习得一个技能关键步骤。 学习...

  • 一切都不《刻意练习》的学习者都是愣头青

    (一) 读完 《刻意练习》这本书,我不由的心生感慨: 一切不《刻意练习》的学习都是耍猴戏,一切不《刻意练习》的学习...

  • 如风拆21《刻意练习》1:什么是刻意练习

    【如风】《刻意练习》拆书片段01: 什么是刻意练习 R 阅读原文 P48 什么是刻意练习 在最发达的行业或领域,也...

  • 2020-12-19

    读书分享——《刻意练习》 01 刻意练习的本质 关于刻意练习的核心观点:那些处于中上水平的人们,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刻意练习》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krixtx.html